在日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会场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人工智能,并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实际上,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已为许多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外贸领域便是其中之一。在大胆创新与不懈探索的过程中,许多外贸人已初尝“人工智能+外贸”的甜头。 深耕伞具出口业务近30年的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吉英就是这样一位外贸人。此前,张吉英对人工智能的接触与了解十分有限,尽管在同行眼中她是一位时髦的老板娘,但她从未想象过人工智能会和她的生意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直到2023年年底,张吉英的一段视频迅速走红网络,这才让她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与外贸生意结合迸发出的巨大魅力。在短短1分钟的视频中,张吉英熟练地“使用”英、法、德、阿、日5国外语流利地介绍自家产品。截至目前,这条视频的全网播放量已超过200万次。 记者了解到,这段视频并非实况录制,而是通过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中的“数字老板娘”功能转化生成的。2023年10月,在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义乌国际商贸城发布了全国首个商品贸易领域的大模型及全新升级的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该平台可轻松将汉语视频转化为36种语言版本的视频。在该平台的助力下,义乌外贸人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好地拥抱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 “当时我女儿跟随商城集团到迪拜参展,很多客户都说看到了那段视频。”张吉英笑着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这些客户对我能够熟练掌握多门外语既钦佩又好奇,他们并不知道那段视频是通过人工智能制作的。” 视频发布三个月来,张吉英已因此新结识了五六十位海外采购商,还有多位不常联络的老客户在看到视频后也来询盘并签下新订单。 据统计,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已有4000多名像张吉英一样的“数字老板娘”,她们在镜头前无缝切换各国语言,通过新技能引领了全球贸易的新风尚。 “数字老板娘”的实践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外贸深度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实际上,人工智能除了提供语言翻译等服务外,还能有力地帮助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只需将相关参数提交系统,等待几十秒就能完成多货币显示选择、多语言店铺运营、多渠道营销推广等工作——得益于店匠科技提供的相关技术支持,当下许多深圳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店匠科技已累计为超过36万家商户提供了相关技术支持,并相继推出AI生成商品描述、AI人像生成、AI智能商品推荐等人工智能赋能的应用工具。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外贸生意做得更简单。不仅如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跨境电商的运营也更加高效、智能,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店匠科技联合创始人、中国区总经理李俊杰表示。 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会展业也迎来发展新机,助力更多产品走向海外。在深圳市招华国际会展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桥看来,会展业具备深度融合应用数字技术的天然土壤,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催生了虚实融合的一站式会展平台、元宇宙技术场景等新业态,推动会展业上下游流程重塑,未来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人工智能通过数字贸易,特别是借助跨境电商不断优化国内商品的生产和供给,可带动更多企业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构建外贸新发展格局,提升外贸经济效率,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谈及人工智能与外贸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杜传忠向国际商报记者如是表示。 为推动“人工智能+外贸”释放出更多活力,杜传忠建议,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放大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的赋能、赋智、赋值效应。进一步加快外贸企业智能化转型步伐,推进企业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提升算力、算法、算网水平,发展高级机器学习和类脑智能计算,不断提升产业智能化和智能产业化水平。此外,应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相应规则和治理机制,为人工智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安全保障。 国际商报记者 洪剑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