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新疆塔城地区气温逐渐凛冽,但在中国西北角的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贸易仍旧火热。 作为新疆首个边民互市转型升级试点和全疆唯一的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基于注册边民每人每天8000元的免税政策,这里商户游客交易频频、企业工厂忙加工、海关服务进出口流通……边民互市正在带动口岸经济繁荣发展。 “实惠一定要落到边民身上” 哈萨克斯坦的蜂蜜、格鲁吉亚的红酒、俄罗斯的白酒、法国的香水、马来西亚的香皂、澳大利亚的脸油……在新疆塔城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丝路文化商品城里,做了30多年边贸的高金花店主,向《工人日报》记者细数自己店内来自18个国家的100多种产品。 巴克图口岸已有260多年通商历史,西与哈萨克斯坦的巴克特口岸隔界相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的桥头堡、中国与中亚乃至欧洲对外贸易的重要陆路通道。 “记得刚开店时,我们只能经营周边几个国家的产品,种类少、规模小。如今政策好,我们开店几乎什么费用都不用交,货品也大大丰富,收入自然也多了,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高金花开心地笑了。 在今年“十一”黄金周,边民互市迎来了贸易旺季。高金花的丽达商行游客络绎不绝,一天销售额就达到七八万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丝路文化商品城里的商户和消费者们共同的感受。 “实惠一定要落到边民身上。”塔城海关查检三科科长魏杰介绍说,海关最重要的监管工作之一,就是落实免税政策。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丝路文化商品城对面一片由绿网隔开的区域,在这片区域中边民完成交易。同时,这里是海关监管的作业场所,免税政策的落地也在这里完成。 “在政府的指导下,边民成立合作社直接和国外客商签订订单、组织货源到达互市,再将货物分配到每个边民身上进行结算,经过二级市场直接卖给当地的加工企业。这种模式节省了互市流程中两次装卸过程,企业运营成本更低,时效大大提高了。”丝路文化商品城外,塔城市巴克图口岸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贺恒飞介绍道。 围绕周边国家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如今边民互市进口的货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今年以来,协调产自哈萨克斯坦的冷冻鱼通过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进入中国境内,二季度实现进口预包装食品冰激凌、李子干、杏干的零突破。 “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让企业得益 “15天,就能从购入油料原料变成食用油产品销出去。”走进塔城市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的生产工厂,100%进口的葵花籽、亚麻籽、红花籽等原料正在源源不断投入全自动化生产线。 “10年前站在国门看国外,10年后站在国门看国内。依托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企业能够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进口到便宜、量大、优质的原材料。”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雷兵桥说。 作为一家对外贸易及粮油深加工企业,锡伯图商贸公司2019年7月落地塔城,看重的就是这里“边民互市交易农产品+落地加工企业‘整进整出’”的交易模式。 从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交易区出来的外国车辆可以直达工厂,提升交易速度的同时,又一次节约加工企业的运输成本。“与一般贸易相比,每进口一吨油料原材料能节省二三百元,总体生产成本能够降低约20%。”在雷兵桥看来,这也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截至今年10月,该公司通过合作社形式累计支付边民费用300多万元。 2018年8月,塔城巴克图口岸成为新疆首个边民互市转型发展试点口岸;2019年6月,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正式运营,参与交易边民2000余人;2020年5月,塔城市被国家列为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的第一批试点县市。 今年,塔城大力推进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发展,不断优化落地加工“整进整出”模式,持续推进区内交易模式,边民互市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走在了全疆边民互市前列。 “截至11月6日,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今年完成贸易额3.16亿元人民币,其中有95%以上都是落地加工,贸易额做到了全疆第一。”魏杰透露,“落地加工结合边民互市,是互市做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途径,对边境地区的产业落地、边民就业、地方税收、将通道经济转变为口岸经济等,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见证口岸经济更加繁荣 边境地区的注册边民在一定范围内或指定集市上,按照规定金额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由来已久。新疆塔城地区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地缘相连,长期交往中易货贸易让两地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传统边民互市贸易多为客货混装、肩扛手提,纸质申报模式效率低下,国门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防控难度较大。“如今,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能够确保完成交易的主体一定是边民,只有他们才能在系统中进行免税申报。这样就做到了真边民、真交易、真受益。”魏杰告诉记者。 推动边民互市转型升级发展,塔城海关充分利用了现有边民互市政策给予中方边民每人每天8000元人民币免税额度的政策红利,创新使用“集中申报”和“手机APP移动申报”,实施不同商品分层查验分类监管。 去年以来,巴克图口岸率先在全疆应用海关总署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开展落地加工“整进整出”实单测试,实现了地方平台和总署系统的全流程对接融合,为巴克图口岸中哈边民互市正式恢复运营奠定了基础,最大限度地将政策红利留在边境地区。 如今,塔城地区边民互市备案边民合作社10家、边民3500余人,开展落地加工企业4家。截至目前,边民互市交易范围扩大到周边国家30余个品种,加工增值率平均可达30%,实现边民直接增收230余万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程莉莉 周子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