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王虎云、王淑娟)2003年,原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和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由此,保险资管行业开启了专业发展的新篇章。 在保险资管行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即服务保险主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回望二十年,保险资管行业在长期资金管理、大类资产配置、绝对收益获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者、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站在当下时点,多位保险资管公司高管追忆二十年发展历程,探寻成长经验,规划前行之路。 服务保险主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保险业务的发展,保险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日渐增大,而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难以满足保险公司的需求,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成立是历史必然。 据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本尧介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保险行业迎来大发展。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简单化、分散化的保险资金运用已不能满足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需求。在监管机构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保险资管行业应运而生。 自2003年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我国保险资产管理规模从2004年末的1.1万亿元增加至2022年末的24.5万亿元。 过去十年,保险资金年均实现投资收益由0.18万亿元增至1.05万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5.28%,实现了长期稳定的绝对收益。 收益的提升,离不开灵活多样的资管产品配置。人保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万谊青表示,二十年来,保险资管产品不断丰富,从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逐步拓展至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产品、混合类产品,各类产品的产品线也不断丰富。近年来,非标债权、股权计划、基础设施及不动产、非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产品线不断丰富,为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产品供给。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运行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3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稳健增长,全口径资产管理规模24.52万亿元。资产配置方面,整体以债券、金融产品和保险资管产品、银行存款为主,三者占比合计超过七成,投资风格保持稳健。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二十年来,保险资金充分发挥其规模大、期限长、资金来源较为稳定的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重大工程建设领域积极作为。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于业明表示,保险资管产品发行领域覆盖交通、能源、市政、环保、水务等众多领域。京沪高铁、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项目中都有保险资金的身影。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保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股权、保险资管产品等方式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中长期资金超过20万亿元。特别是在保险资管产品创设方面,截至2022年末,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共登记(注册)2882只、规模近6.33万亿元,主要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基础设施、区域发展、国企混改、民生建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 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巍认为,得益于长期资金结构与稳定资金来源,保险资管机构在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多家保险资管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重点领域,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泳提出,保险资金应在经济重点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在薄弱环节发挥引领作用、在关键时期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 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平认为,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应继续发挥资金来源长期稳定的优势,通过股票、股权、债权、基金等多种形式,积极深入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战略领域,有意识、有计划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等新质生产力,为其提供多层次的资金支持。 提升竞争力积极应变 面对经济金融新形势、大资管竞合格局、保险业转型等挑战,多家保险资管公司表示,未来将不断提升研究能力,优化产品供给,增强资金需求和产品供给的适配性。 平安资管副总经理张剑颖认为,与资本市场其他资金相比,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追求价值投资、长期收益的特点。此外,保险资管产品从产品设立、资产选取、产品运行、收益及风险偏好等各方面,体现出审慎稳健和大类资产配置特色,是保险资管机构服务主业的核心工具。唯有打磨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大资管竞合的时代脱颖而出。 为提升应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多家保险资管公司提到,要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在创新品种投资、创新策略投资模式等方面继续探索。 在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CEO段国圣看来,应着力打造适应时代要求的投资研究体系,促进保险资管机构高质量发展。宏观市场环境变化与投资范式转变,要求保险资管机构通过优化总量投研框架、打造中观研究体系、以创新为抓手化解资产荒困局、依托数字化助力投研体系升级等措施,积极推动投资研究体系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