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享发展机遇 共促中非农业合作升级

2023-07-13 09:11:09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汤莉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中非食品和农产品贸易投资合作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利益交汇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非洲食品和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非经贸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特点日益凸显。近年来,中非农业合作规模持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方式更加多元,正加速形成更具韧性和潜力的发展格局。

  为打造畅通、高效、务实的中非农产品信息交流及商业合作平台,有效服务双方精准对接食品和农产品供需,并探讨新形势下深化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的机遇和途径,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日前在湖南长沙主办并参与了中非食品和农产品贸易投资洽谈会暨非洲油料进口圆桌会、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高端研讨会。

  合作发展步入快车道

  非洲输华农产品准入扩大、21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8%税目产品输华享受零关税待遇、首批4个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揭牌……一年多来,紧扣中非合作“九项工程”提出的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中方不断加强与非洲的农业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和市场机遇。这些务实举措的落地实施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了新动能,也彰显了中非双方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之路的共同意愿。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等推动下,中非农产品经贸合作已步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食土商会会长曹德荣表示,中国已经成为非洲农产品第二大出口目的国。2022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达88.11亿美元。其中,中国自非进口农产品51.96亿美元,连续6年实现正增长。

  中非农业技术合作不断深入。近年来,中方通过在非洲建设农业示范中心、派遣农业专家组等途径,推广适合非洲气候、环境的成熟农业技术,为当地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才超过5万人次,有效推动中非农业技术合作走深走实。中国企业以“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提供良种替代和技术服务,有力带动当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中国企业对非农业投资成果丰硕。近年来,中方积极参与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建设了农村道路、光伏发电、打井灌溉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双方在种子研发、种植养殖、仓储销售、农产品加工、农机制造等领域广泛开展互利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乌干达、加纳、尼日利亚等国投资建设的农业产业园区,为非洲粮食自给和出口创汇积极提供支持。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国别项目司司长阿伽实·沙表示,中国对非洲农业领域的投资在促进非洲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增强粮食安全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多务实举措促共赢

  鉴于中非农业合作的强互补性,与会嘉宾积极建言献策,希望双方充分交流、广泛对接,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开拓新的合作空间,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以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惠及中非人民。

  就进一步推动中非农业合作,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强化农业发展政策对接。中方愿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的协同对接,推动落实《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重点在农业开发规划、产业政策、发展经验等方面与非洲国家开展交流合作,助力非洲将农业自然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

  二是提升农业贸易投资合作水平。中方将加快落实“九项工程”,充分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进一步发挥好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作用,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规模和便利化水平;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非农业投资,拓展双方在种子化肥、农机农具、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等合作新模式,以数字化赋能非洲农业现代化。

  三是深化减贫惠农合作。中方愿一如既往支持非洲减贫惠农事业发展,加快在非建设减贫示范村,为非洲国家培训更多农业专家和技术人才;与非洲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扩大在土壤改良、水利灌溉、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合作,支持非洲提高粮食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还强调,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要充分利用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以及巨大的农业潜力等比较优势,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且合作的成果必须是绿色的、包容的、公平的,要确保农业的长期生产能力,帮助非洲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相关人员收入,尤其是小农户的收入,并在公平的利益分配基础上,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不少中外嘉宾均表示,中非农业合作要加强能力建设,坚持“授之以渔”,注重对非洲民众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当地自主发展能力。

  国际商报记者 汤  莉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