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释放流动性进行“补血” 为何不降准

2016-01-27 14:38:54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崔启斌 邹晨辉 责任编辑: 字号:T|T

  央行还在继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红包”。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分别通过28天期和7天期逆回购向市场净投放3600亿元资金,创下公开市场净投放操作有史以来新高。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央行是希望采取短期流动性工具对市场流动性进行“补血”,到合适的时机才会采取降准措施。

  单日净投放3600亿元

  昨日,根据央行网站消息,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28天期3600亿元逆回购和7天期8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6%和2.25%。考虑到昨日同期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昨日实际向市场实现净投放36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据了解,央行上次单日净投放创下最大规模发生在2013年2月5日,当时净投放规模为3520亿元。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央行之所以在近期频频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净投放还是主要和去年外汇占款加剧下降以及临近春节市场流动性较平时更加紧张有关。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去年12月末该数据环比下降6289.82亿元,至26.6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末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的降幅也为历史上第三大降幅,仅次于去年9月末的下降7613亿元和8月末的下降7238.36亿元。

  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央行公布的去年外汇占款数据仅仅下降6289.82亿元,但是如果加上通过再贷款、再融资消耗的资金,估计会超过1万亿元,而央行上个月没有及时释放流动性,这表明央行是希望短期之内化解一下流动性”。

  资金成本高于“双降”

  实际上,为了缓解当前市场资金面的饥渴,央行除了频频通过公开市场投放流动性之外,还通过一系列新型货币工具的使用进行流动性贴现。

  北京商报记者整理近期央行网站信息发现,自1月以来,央行先是在15日对9家金融机构开展期限6个月的MLF操作共1000亿元,随后还在同月18日宣布开展了550亿元SLO操作。

  此外,央行较大的流动性投放是在本月19日,央行当时在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4100亿元的同时,还通过公开市场进行155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包括800亿元7天期和750亿元28天期两个品种。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看来,“外汇占款流失的是低成本长期限流动性,而无论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还是MLF或PSL释放流动性,都存在资金成本、期限不匹配、无法完全对冲问题”。对此,肖磊解释称,“外汇占款消失涉及到的是各个企业,这些企业是从各个角落自发的,在市场上就像毛细血管一样存在,它们对资金有非常强烈的需求,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者MLF释放的流动性是针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机构拿到这部分流动性资金之后,不能马上把它转变成资产或者负债”。

  央妈为何迟迟不降准

  既然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其他货币工具无法完全从根本上对冲当前存在的货币缺口,那为什么不通过降准降息进行解决呢?日前,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在会上表示,“春节前后确实存在流动性缺口,但流动性太过宽松会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对于补充流动性,央行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工具可以使用,不轻易实施降准”。

  “要注意到美国现在处在一个经济增长复苏的强势地位,美联储有很大的可能继续加息,而中国国内经济现在确实处在一个波动的阶段,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汇率确实还有贬值的可能,如果单纯是为了刺激经济而降准,人民币走势将难控制。”吕随启称。

  统计显示,央行1月已经通过新型货币工具向市场注入超过1.7万亿元的信贷,加上昨日央行公开市场3600亿元的净投放,至此,1月信贷总和已超过2万亿元,大大超过去年1月的1.45万亿元信贷数据总和。

  “央行在1月实行如此大规模信贷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前资金面的紧缺局面,考虑到降准给汇市和股市带来的巨大联动效应,虽然有必要进行降准,但是节前确实不太可能。”肖磊称。一份来自民生固收团队的分析报告指出,“央行节前降准的概率非常小,但节后降准有可能。考虑到节后各项经济工作复苏,今年1月初央行大幅信贷投放可能不具备可持续性,加上有调研结果显示目前资产荒处于升级态势,经济持续下行,流动性周转需求在年初集中释放,不具备可持续性,央行可能采取降准对冲”。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