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白舒婕 当前,服务业已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领域。随着近期《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及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等重磅文件的陆续发布实施,中国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 与此同时,中国亦在开展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包括允许北京、上海、广东等自贸试验区选择若干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进行扩大开放试点,支持信息服务(限于应用商店)等领域开放举措在自贸试验区更好落地见效。 受访专家表示,这些政策举措旨在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平台窗口作用,通过压力测试和创新探索之后,逐步在全国进行更大范围的复制推广,中国高水平开放步伐将进一步提速。 瞄准关键领域大胆试自主改 自贸试验区是中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目前,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190条压减到27条,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准入大幅放宽。 “瞄准服务业市场准入的关键领域,自贸试验区在推进对外开放过程中发挥着试点窗口的作用,通过压力测试和经验积累能有效降低开放带来的风险和改革试错的成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向东举例道,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置专班研究编制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分类分级管理清单,涉及汽车、航运、金融、生物医药四大领域的十多个场景、数百项数据字段,通过试点探索跨境数据流动的管理新机制,将有效解决跨国公司普遍面临的跨境数据流动的堵点问题,从而为全国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大胆试制度、勇闯新路径。 北京积极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重点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支持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在更多领域“准入”“准营”,同时北京在数据、资金以及知识产权等要素的有序流动方面先行探索,包括建立绿色通道快速推出一般数据清单,快捷实现数据的流动。 2021年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出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交通运输、金融、专业服务等多个领域作出水平较高的开放安排,有力提升了海南经济外向度。2023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2300亿元,同比增长15.3%;实际使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为227.1亿元、38.8亿美元;人民币跨境收支首次突破3000亿元,增长1.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