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猪周期”不寻常 行业未来应如何发展

2024-03-13 07:10:32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顾鸿儒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国际商报记者 顾鸿儒

  我国生猪产业正在经历第六轮“猪周期”。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总维持一定的周期变化。根据数据粗略计算,第一轮“猪周期”开始于2002年,至2006年停止,第二轮从2006年维持至2010年,第三轮为2010年至2014年,第四轮为2014年至2018年,第五轮为2018年至2022年,第六轮从2022年开始维持至今。

  一般来说,以往的生“猪周期”大概会维持36~48个月,价格上升周期一般持续16~28个月,下跌周期持续19~27个月。但第六轮“猪周期”有些不同。

  2022年4月,本轮“猪周期”进入上行阶段,10月到达高峰,随后快速下行,形成了比较短的上行周期,以及震荡至今的下行周期。

  据了解,自今年春节以来,生猪价格跌破了14元/千克,甚至一度下跌至三级预警区间。

  专家表示,与以往相比,本轮“猪周期”上行阶段的高峰值大于第三、四轮的周期高点,而下行阶段的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价高伤民,价贱伤农”,本来是一种维持平衡的周期性经济现象,但如今却让行业倍感疑惑,这一次的“猪周期”到底怎么了?

  “猪周期”失灵了?

  “猪周期”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指猪肉价格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与一些关键数据有关。

  例如,当能繁母猪量增加,会推动生猪存栏量上升,生猪出栏量跟着增加,导致猪肉市场供大于求,猪肉价格随之下降。反之,猪肉价格上升。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但本次“猪周期”明显不同,2022年3月底,猪肉价格逐渐开始上涨,11月提前进入下行通道,然后保持低位运行,2024年春节略有波动,但至今为止,总体仍在下行周期徘徊。

  据行业数据,今年1月,猪肉价格下降17.3%,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2023年12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6.1%,环比下降1.0%,跌幅13.6%。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2022年增加2668万头,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加253万吨,增长4.6%。

  “与往届相比,本次‘猪周期’特点之一是产能调整‘深度’收窄。”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向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42万头,虽略有下降,但仍大于以前的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且降幅明显收窄,仅为5.7%。在过去几轮“猪周期”中,该数据下降幅度最高时大于20%。

  此外,本轮“猪周期”内,猪价上行周期缩短,下行周期延长,更替频率比以往加快。

  2022年,生猪价格由12.76元/千克上涨至27.66元/千克,用时仅7个月,而后不到4个月,又跌至14.92元/千克,“行业多次出现急涨急跌的情况,这说明与上一轮‘猪周期’相比,本次虽然价格波动幅度不大,但涨跌替换频率明显加快。”王祖力说。

  “本轮周期,直接从周期低位快速上涨到周期高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按照以往规律,猪价进入新一轮周期后,季节性涨跌替换的时间一般需12个月左右。“此外,一般来说,上涨周期都会持续1年以上,但本轮上涨周期仅7个月,而下跌周期目前已经持续了1年多。”

  2023年,下行周期明显超过预期,企业承受长期经营压力。面对异常的“猪周期”,不少业内人士提出质疑——“猪周期”是不是失灵了?

  “在以往的‘猪周期’内,猪价会大幅波动。但如果将这点作为周期特征,那么就会进入一个误区。实际上,并非猪价剧烈波动、大涨大跌才是‘猪周期’,产能和价格的窄幅波动也是‘猪周期’的特征。”朱增勇表示,“猪周期”的具体表现与生猪产业发展特征直接相关,生猪产业由增量向保量提质转变,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通道,生猪价格周期就会呈现平稳、窄幅波动的特征。

  什么在影响“猪周期”?

  本次“猪周期”表现异常,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哪些数据起着关键作用?

  观点认为,上轮“猪周期”企业扩张严重,导致本轮整体产能去化缓慢;另一方面,受养殖主体结构、生产效率、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本轮“猪周期”最终表现异常。

  王祖力认为,上一轮“猪周期”,部分生猪养殖企业盲目扩张,尤其是头部企业大幅增产,虽然为当时的生猪稳产保供作出了贡献,但也致使产能快速提升,造成了本轮周期生产波动。

  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其中,全国前20强猪企出栏生猪将近2亿头,占全国出栏总量的27.4%,比2019年提高接近17个百分点。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副秘书长石守定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过程中,大型养猪企业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牧原、温氏、新希望、大北农等大型养殖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布局,尤其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之后,大型企业扩张加速,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2011年,上市龙头公司年出栏市场占有率仅为2%左右,而后呈现递增趋势。2018年,15家上市公司年出栏量5282万头,市场占有率超过7%;2021年,出栏量增长到超过1亿头,比2020年增长72.7%,市场占有率达到15%左右;2022年,出栏量超过1.3亿头,比2021年增长30.0%,市场占有率达到19%左右;2023年,出栏量超过1.6亿头,比2022年增长22.3%,市场占有率达到22%左右。

  2023年,猪业市场参与主体结构发生变化,资本化特征明显,中小散户陆续退出,产业规模水平和集中度快速提升,“原有以中小户、散户养殖为主的‘赚钱扩张’‘亏钱收缩’模式发生变化,前几轮周期猪价下跌,减少了中小规模户集体调减产能的现象,龙头企业产能持续增长,带动产能调减速度较前几轮周期明显放缓。”朱增勇说。

  “但中小散户退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旦大企业扩张的产能超出了散户退出的市场份额,会引发产能阶段性过剩,加剧生猪市场竞争。”王祖力说。

  此外,王祖力表示,一些头部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压力加大,资金链断裂后只能被动地、大幅度地去产能,也加大了市场波动。

  一些行业常见行为也对本轮“猪周期”造成了影响。例如二次育肥,一般来说,商品猪出栏体重在120千克左右,但企业延长饲养时间,使商品猪增重20~50千克后再出栏。

  “这种投机行为将导致短期内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而后期‘一窝蜂’出栏,又会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暴跌。”王祖力说。

  此外,能繁母猪数量也是关键因素,而母猪的繁育性能也对“猪周期”产生了影响。

  2022年以来,母猪繁育性能得到提升,降低了生猪存栏量的达标难度。随着繁育技术成熟,一些大型企业频繁使用二元回交技术,在保证生产数量的同时,也明显加速了母猪的淘汰速度。

  “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母猪产能释放频率,也淘汰了更多母猪,增加了年度猪肉供应量,同时还降低了仔猪繁育成本。”朱增勇说。

  西部证券指出,今年1月,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幅度比12月有所放缓,但是受猪价低行的影响,能繁母猪产能仍然维持去化态势。随着3月以后气候逐步转暖,能繁母猪产能或将迎来持续而温和的去化。

  此外,猪肉贮存量和消费方式也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也都影响着“猪周期”。朱增勇表示,随着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猪肉鲜肉消费属性减弱,冷库库容和深加工肉制品消费改变了原来的供需方式,市场调节余地增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波动。

  企业逆市扩张为了啥?

  2023年,猪价长期低于养殖成本,企业亏损成为必然。

  近期,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十多家上市猪企均已披露去年业绩,整体来看,上市猪企纷纷出现业绩大幅亏损的情况。

  金融分析工具万得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A股市场上18家上市猪企预计2023年共亏损超过290亿元,其中温氏股份亏损超过60亿元,是预亏数额最大的上市猪企;牧原股份预计亏损38亿~46亿元,是牧原股份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首亏。

  记者发现,虽然企业年度数据并不乐观,但扩张脚步并未因此放缓,一些猪企选择逆市提升生猪出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

  近日,温氏股份发布业绩快报。数据显示,今年,企业在亏损情况下,仍将生猪产能目标上调到3000万头以上,生猪出栏量将同比增加约400万~700万头,环比提升14%~26%。后备产能方面,温氏股份此前表示,初步确定今年能繁母猪数量再增加10万头左右。

  一般来说,行业寒冬之下,从业者应展开节流自救,但猪企逆市扩张,观点认为,目的在于争夺市场份额,尤其从资本方面来考虑,这是对企业的一场大考。

  有专家向记者表示,2021年年初,自我国生猪期货上市以来,大量投机性资本进入行业,生猪产品金融属性明显增强。

  “2023年春节前后,有证券机构公开发布冬季疫情导致生猪产能去化严重的虚假信息,受此影响,生猪期货盘面大幅上涨,资本从中获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场户的预期,扰乱了现货市场供应,价格出现波动。”该名专家说。

  另一方面,为了快速回笼资金,部分养殖企业停止在建工程,转让相关资产,出售猪场项目,争取扛过这轮“烧钱式”竞争。

  “企业陷入‘烧钱’大战,这对行业来说,未必是好事。”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来看,较低的猪价有利于消费者,但后期会导致猪价大幅上涨——企业前期长时间亏损,后期压力比较大,可能在某个时刻引发产能大幅下降,从而抬高猪肉价格。”

  此外,专家表示,如果市场陷入长时间“烧钱”竞争,也会影响从业人员的收入,更严重的会导致大批企业破产,影响行业正常发展。

  专家认为,从就业的角度看,如果后期大企业出栏比重增加过快,会导致底层人口失业,一旦中小散户退出较快,社会就业将面临压力,甚至部分农村的振兴之路也会受到影响。

  拐点何时到来?

  2024年生猪价格何时上涨,让低迷的市场迎来转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以期促进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稳定。

  牧原股份认为,今年猪业整体价格将好于2023年,在供给端,能繁母猪整体会呈现下降趋势,预测生猪供应量将低于2023年,且市场需求或有所上升。

  “预计第二季度猪价有望上涨,下半年进入季节性回升通道。不过,猪价能否有效回升的核心还是生猪供应量过剩的局面是否有效缓解。”朱增勇说。

  对于2024年市场行情,王祖力同样认为今年第二季度猪价预计可走出低谷。

  “一方面是因为生猪产能去化的成效将逐步显现,市场供应有减少预期,另一方面是猪肉消费将由淡季低谷逐渐好转,对行情好转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王祖力说。

  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今年依旧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原因在于,虽然市场加快了去化程度,但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并未消除,短时间内很难出现较大幅度转变的迹象,因此猪肉价格在短期内将继续处于低位徘徊。

  行业未来应如何发展?

  观点认为,行业未来应加强市场监管与政策调控,推动企业稳量提质,引导母猪产能合理调减,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加大对中小养殖户扶持力度。

  “要加强对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监管,不得串通涨价;引导大型企业保持合理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张。”王祖力表示,行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对生猪资本市场的绿色监管,“要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支持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养殖场户切身利益。”

  朱增勇同样建议,相关单位应引导规模龙头企业避免低质量、盲目、投机性的数量扩张,推动企业稳量提质。“同时,也要减少政策的不必要干预,例如对不合理扩张的企业控制相关金融信贷和补贴等,建议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避免政府兜底,导致企业依然将重心放到数量扩张而非质量提升。”朱增勇说。

  对于中小规模养殖户和家庭农场方面,专家建议应加大扶持力度,避免产能过度集中。

  “重点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养殖技术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可以为养殖场户提供专门的融资渠道和平台,解决养殖场户养殖资金、建设资金、养殖生产资料资金等问题,同时保障养殖场流动资金的稳定性,提高养殖场户疫病防控能力,减少疫病损失,保障产能平稳调减。”朱增勇说。

  另一方面,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产能调控机制,也应成为行业发展的关注点。

  “要紧盯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关键指标,定期通报各省能繁母猪存栏量及预警状态,确保稳定在正常保有量的合理区间。”王祖力建议,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强化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析研判,加强政策协同,强化生猪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及预警体系建设,有助于更好发挥指导各地采取措施稳定生猪生产的作用。

  “不断完善政府监测预警机制,积极引导养殖主体理性去化产能,引导全产业进一步将能繁母猪调减至合理水平。加强信息监管,清理一些炒作和扰乱市场的平台号,避免其恶意炒作市场。”朱增勇说。

  “要拓宽信息发布渠道,让更多中小养殖户能够接收到准确信息,科学安排生产节奏,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王祖力强调,相关单位应及时发布生猪存栏、出栏数量等数据信息,加强前后数据联动,全面分析市场走势,提示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尤其是盲目压栏、二次育肥等短期投机行为,可能导致后市预期落空风险。要积极引导养殖场户适时调整养殖规模,顺势出栏生猪。”

  此外,观点认为,完善冻肉储备体系,也可助力缓解市场价格波动。

  王祖力表示,虽然行业普遍认为,近两年冻猪肉收储和投放的市场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储备量偏小,而且“该收的时候收不上来、该抛的时候无肉可抛”,难以有效应对短期价格涨跌频现这一新情况,但在生猪产能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冻猪肉收储和投放依旧是平抑短期猪价波动的主要政策工具。

  “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及地方冻猪肉储备体系,根据市场反应适当扩大储备规模,合理规划新增储备库建设区域,同时健全收储与投放机制,在猪价大涨或大跌时真正起到降温或提振作用。”王祖力说。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