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发力“新质生产力”重塑工业优势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康劲)三九隆冬,走进甘肃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皑皑雪山脚下,新近崛起的制造车间与不远处的风电光伏机组相映生辉。目前,酒泉市新能源装机累计达到2102万千瓦,不仅是名副其实的“陆上三峡”,也成为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过去卖风卖光卖资源,现在锚定‘双碳’目标,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全面崛起。”说起做大做强做优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信心满满。 酒泉是甘肃工业经济“进挡提速”的缩影。2023年,甘肃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保持7.5%高位运行,工业经济增速跻身全国前列。 甘肃曾是西部老工业基地。2021年起,甘肃以“挑主梁”“唱主角”“当主体”“做主力”等一系列新命题赋予工业产业发展新使命,锚定目标“促增长”,大干快上“强工业”。特别是2023年以来,扎实推进强工业行动,重塑“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的新型工业优势。 甘肃紧盯新能源“风口”,加大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体系,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龙头企业在兰州新区落地,中国西部百万吨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之谷”加速成形。通过着力构建链群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新材料、装备制造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发展智慧矿山、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全国率先出台企业创新联合体管理办法,在关键产业领域布局建设11家企业创新联合体,集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150余家、联合“创新链前中后端”科研单位近100家,用链式思维培育新动能,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迈入2024年,甘肃将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以科技创新、项目支撑、数智转型赋能等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