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北京的李女士在网购平台上购入了某品牌的薄款羽绒服,商品显示预售时间为15个工作日,但一个多月后仍未发货。因降温厉害,李女士催促发货,客服却表示“因原材料原因,无法发货,如果不能等待可退款”,到后来询问时信息甚至显示“已读不回”。 家在武汉的吕女士则被“默默”退款了。她于2023年3月25日在某电商平台店铺购买了一款预售动漫书。购买时显示商品有货,但一直没发货。5月5日她收到客服通知,表示商品缺货,问其是否选择退款。吕女士明确告知不接受退款,但5月17日下午却突然收到该订单的退款通知。吕女士表示,她查询发现,订单取消申请显示为消费者提交,但她在那段时期根本没有登录该平台,更没有进行过任何操作。 类似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截至3月14日13时,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关于预售的投诉达86284条,其中大多为“超过预售期却不发货”“超长预售后告知没货,让消费者申请退款”“未标明预售却长期不发货”等内容。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现在很多商家都会采用先销售后生产的模式,往往只有极少量现货,后期生产数量取决于消费者下单情况。这种预售现象在服装行业尤为普遍。“相比而言,预售模式能够大大降低商家成本,将损失最小化。但在无形中,也将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尾款”涨价不诚信,二是预售商品不价保,三是承诺赠品不兑现,四是承诺时间不发货,五是“最低价”宣传不属实。 中消协指出,预售商品一般在定金退还、价保等方面有诸多限制,且发货等待时间较现售商品更长。消费者在选择购买预售商品时,要仔细阅读了解经营者相关预售规则,特别是各类限制性条款。电商平台应强化平台主体责任,明确预售模式下平台或商家的信息披露义务、交付保障措施、退换货规则等。监管部门对预售商家出现虚假宣传、欺诈销售、价格违法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应及时依法给予处罚,保护好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维护好电商行业正常市场秩序。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阿拉木斯认为,预售模式让商家掌握了一定的交易主动权,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7天无理由退换货”这类消费者保护制度的一种规避。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强化监管,及时查处相关的商家和平台,并结合店铺盈利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制定更加合理的预售机制。 但相比政府部门进行约束,更重要的是平台须制定更为合理的规则。“网购平台的体量大而散,业态发展快,相关部门很难做到严密监管,一定程度上更多是事后监管。而平台有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优势,对商家有约束力,比如扣分、‘关小黑屋’等,对商家的震慑力要更强。因此,关键还是平台要跟进制定更为有效的规定,对延迟发货、虚假发货、擅自删除更改订单等违约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形成强约束力。”阿拉木斯说。 国际商报记者 刘旭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