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赏消费这个坑,应该怎样去填平?

2024-03-13 08:41:51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叶松丽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靳东与其他20多位委员一起,提交了关于“数字平台立法”的提案。之前,有一诈骗团伙利用他的名气和影响力,在网络上与被害人建立情感,再以投资、公益、恋爱等各种由头实施诈骗。2月3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该起诈骗案的8名罪犯宣判,案犯们被判4个月至3年不等的刑期,以及数额不等的罚金。

  作恶之人被法律制裁,大快人心。

  实际上,在直播或者短视频平台上给男女主播打赏,进行“情感消费”,最终被骗走巨款的,并非个案。主播们从老人手指尖吸走的,不仅仅是他们风烛残年的温暖希望,更有他们赖以生存的养命钱。老人们的打赏行为,到底是情感消费,还是朋友间的赠与?他们的养命钱能不能追回?网络平台应该怎样保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案例】

  线上打赏线下还送劳力士

  七旬老阿姨为男主播掏空70多万元养命钱

  上海70多岁的毛阿姨患有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2022年9月底,在家中静养的她看手机时,在视频直播平台观看网名叫“三老表879”的主播,对方称自己是“流浪歌手”,翻唱各种现代流行歌曲,还常说自己从小没有妈妈,毛阿姨便联系他称想要帮帮他。

  2022年10月,“三老表879”主动邀请毛阿姨见面,他称自己姓张,以后想做户外直播,却遇到资金困难,买不起价值10万元的设备,希望毛阿姨能够“支持”,以后会还上这笔钱。毛阿姨立刻取出10万元现金交给了对方。2022年12月,“三老表879”来到上海,带着毛阿姨来到了南京西路上的劳力士门店,“熟门熟路”地挑中了一块价值10多万元的劳力士金表。在一轮十几声“干妈”的“强输出”后,被甜言蜜语哄晕了的毛阿姨又一次为“干儿子”买单。

  2022年10月底,家人看到毛阿姨的手机记录后,发现光是用于购买在直播间打赏的“虚拟币”就花了10多万元。面对家人的苦心劝说,毛阿姨却振振有词:“他从小没妈妈,长大在直播间受人欺负,真的很可怜的,我就当做善事……”

  据家属不完全统计的老人线上打赏金额,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毛阿姨总共打赏46.5万元,其中,单月打赏之“最”为2022年10月,达到12.98万元。2023年8月,单月打赏也达到4.27万元。

  2023年10月,在直播间里“用尽花光”的她,已无力支付医疗费,才将实情告诉了家人,家人出面干预,求“三老表879”返还买设备和买名表的20多万元,但对方态度蛮横,拒绝还钱。直到毛阿姨的家人称将采取法律手段,对方才松了口:“要还手表可以,其他的钱我还过几次给老人了,只能再转2万块。其他的,你们问平台去要!”

  目前,毛阿姨和家人与“三老表879”签署《和解协议》,拿回了手表和部分款项。发生“追讨”事件后,“三老表879”依旧给毛阿姨打电话、发微信,直到家人再次出面干预后方才作罢。毛阿姨的家属坦言,由于46.5万多元是通过视频直播平台打赏的,必须向平台申诉,但维权路并不好走,一切都是线上受理,没有人工服务,毛阿姨的家人根据提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递交相关信息后,仍然“音讯皆无”。

  【检察官解读】

  记者采访:老人在直播间向心仪的主播打赏,到底是情感消费,还是个人赠予?

  检察官解读:要判断老人的打赏行为是消费还是赠与,要根据客观的情况进行分析。老人在观看直播后,产生情感共鸣,主播没有发出邀约,老人自主决定是否打赏,打赏多少礼物,打赏给哪位主播,老人对打赏具有决定权,是一种单务单方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可以被认定属于赠与行为。如果打赏设定对应一定的平台主播提供服务、体验等,这种情况下的打赏就相当于有一个对价的门槛设定,应视为一种双向合意的行为,属于消费行为。

  记者采访:老人在赠予他人财物时,是否需要履行相关法律手续?如果将直播间打赏看作赠予行为,受赠方是主播还是网络平台?如果是共同受赠,平台和主播个人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检察官解读:民法典第18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老人如果精神智力正常,能够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他们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自主支配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有财产等权益,能够自主决定是否赠与他人财物。当然这种赠与也要满足,老人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样赠与有效的其他条件。老人如果是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赠与行为需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法定代理人未做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通常来说,在直播平台“打赏”要分两步,先将真实货币兑换成虚拟货币,再向主播发送虚拟道具。打赏后,虚拟道具的货币价值并非直接归主播所有,而是在平台方、主播之间进行分配。客观上的受赠者包含主播和平台。共同受赠情况下,如果老人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等,主播存在诱导等欺诈、诈骗行为,平台和主播都应该承担退赔义务。

  记者采访:在本案中,“三老表879”是否存在诈骗行为?家属是否可以向警方报案?

  检察官解读:从案件事实描述上看,“三老表879”以开展户外直播要购买设备的名义找老人借钱并承诺还钱,要判断是否存在骗借为手段的诈骗行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证据来评断:讨要打赏、借钱的理由是否存在虚构事由的欺骗行为,主播获取钱款后的资金去向比如挥霍等,主播的个人资产状况,是否有偿还的能力,从主客观综合判断,三老表是否系虚构事由骗取钱款,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家属在觉察打赏钱款数额大、频率高等异常情况后,可能存在涉嫌诈骗的事实,可以寻求公力救济,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充分调查取证之后,根据证据情况确定是否予以立案,是否进入司法程序。

  记者采访:本案中,老人的子女是否可以追回相关财产?

  检察官解读:如果老人打赏金额严重超出实际能力,影响正常生活,大额出资、购买劳力士手表等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存在诱骗等不当或者不法行为,打赏的金额对方应当全数返还。

  记者:如何避免让老年人进入感情消费陷阱?各方应该怎么做?

  检察官:老人往往生活社交范围会缩小,接触面窄,接触我们宣传的防范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这就要社会、家庭承担起保护老年人的责任,家人要多关注老人,提醒老人,社区等也要加大对老年人宣传的覆盖面。帮助老年人意识上建立起防护屏障。同时,对于直播平台而言,也应该担负起与其盈利相对等的社会责任,平台要加强对主播的监管,也建议对于判断能力弱、认知能力衰退的老年人设置相应的退款机制,在亲属提供充足证据确实能证明打赏行为缺乏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可予以退款,以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纠纷。

  记者:在帮助一些老人维权的过程中,我们从直播平台了解到,一般未成年人打赏的钱可以退,精神病患者的钱也可以退。那么老年人的钱,或者明显超出打赏人支付能力的钱该不该退?平台能否设置打赏退款机制?

  检察官:视频网站应像提示“禁止未成年人打赏”那样,设立明显的提示和规则来提醒老人。平台担负起监管责任,对于平台主播的监督、平台规则的设定。

  【案例】

  退休老者打赏女主播,

  老人妻子要求对方全额返还

  老王退休后闲了下来,他偶然在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了“怦然心动”的主播。自此,每天光临直播间并进行打赏成了必修课。老王的豪爽引起了主播的注意,两人互加了微信,打赏方式也从刷礼物升级成了转账,有时金额竟高达数万元。老王的妻子得知后,以老王不当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为由,将主播和直播平台一并起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全部款项。

  【检察官解读】

  记者采访:老王的打赏转账行为,在法律上应该怎么看,这些钱能要回来吗?

  检察官解读:我国民法典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一方可以代表另一方对家庭财产或者其他日常生活事务进行处理。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协商一致,任何一方无权单独处分夫妻共同财产。

  老王的打赏转账能否要回,也要根据客观情况予以区分。老王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直播间打赏获取精神满足,如果金额不高,没有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支出范围(也包括老王的娱乐等精神满足支出),老王仍然属于有权处分。老王的妻子主张返还的诉求难以得到支持。

  如果老王和主播线下有其他违背公序良俗的关系,打赏转账的钱款属于超出“家事代理”的范围,侵犯了妻子的合法权益,在妻子未予追认的情况下,属于无权处分,主播应当返还所受的赠与。

  记者采访:老王的妻子想追回老王在平台上打赏的钱,以及直接转账给主播的钱,应该循怎样的途径?请检察官给“老王的妻子”们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议。

  检察官解读:如果存在虚构事由骗取钱款的诈骗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递交及时收集保存的证据,如聊天记录、频繁转账的记录等。如果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超出家事代理的处分权进行的打赏,可以向法院起诉认定打赏行为无效,要求退回钱款。也可以与直播平台、主播协商退回钱款。

  晨报首席记者 叶松丽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