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测:无证无照无店面 支付数百元即可在饿了么开店

2016-08-11 12:46: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雅 责任编辑:任燕萍 字号:T|T
副标题#e#

  事件

  “多商家地址雷同”牵出送餐平台“代办”业务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无意中在“饿了么”送餐平台上检索发现,附近同一个地址上注册了5家实体餐厅,而实际探访却发现这5家餐厅并不存在。该网友称,自己向“饿了么”平台反映后,这5家店随即被下架。同时,爆料网友称在淘宝网上检索发现,有商家自称可代办送餐平台开店的业务,但不知这一消息是否属实。

  北青报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美团 饿了么 代办”等关键词后,检索页面的确显示至少十多家店铺自称可代办“外卖平台开店”业务,而报价自50元至1000元不等。抱着质疑的态度,北青报记者随机联系了几家店铺的客服人员,询问对方在送餐平台上代开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得到回复称“没有门面、没有证件都可以(代办)”。

  探访

  不同送餐平台代开店报价不同

  看到北青报记者询问“代开店”,多数店铺的客服人员会留下QQ号,提出在QQ上进行沟通。北青报记者随机添加了几名商家的QQ号。

  此前,北青报记者检索几家外卖平台的官网获悉,除了个人资料,商家进驻还需要有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以及有能够提供堂食服务的实体店面。交流中,多名商家透露没有上述材料也能在送餐平台上开店,但补充说:“现在饿了么和美团比较好办,百度外卖暂时不行。”

  此外,商家称,代办不同送餐平台店铺的收费也不同。代办“饿了么”店铺的收费从400元至550元不等,而商家称“美团按照城市不同收费不同”。北青报记者表示地址在北京,其中一名商家报价1000元,另有其他商家称700元可以做。

  商家自称全国各地都有其代办的店铺,北青报记者提出想看看几家“这样的店铺”,随后,一名商家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了自己近期代办的10多家店铺的截图,北青报记者询问是否有北京地区的,该商家提供了位于朝阳区的一家“饿了么”店铺。

  按照商家提供的店铺名称,北青报记者在“饿了么”网站进行检索,发现该店铺的“商品”页面及“评价”页面并未有异常显示,信息显示,该店铺商品月销量已有27单。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商家”页面,该店铺留下的地址位于朝阳区光华路某大厦地下一层,但在“商家实景”展示部分,一张门头照看似在室外而非地下室。

  北青报记者循着店铺地址进行实地探访,发现该大厦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区域,北青报记者随后致电该大厦物业获悉,“地下一层没有店铺,整个大厦的其他区域也没有这家店”。

  揭秘

  以“加盟商”身份冒用企业证照开店

  北青报记者随机联系了一名自称可以代办“饿了么”店铺的商家。商家说,只要北青报记者提供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一张银行卡信息和一个白号(未注册过“饿了么”的手机号码),他就可以为北青报记者代开一家店铺。

  此外,商家提醒,需要北青报记者提前想好要经营的商品种类、店名,并提供店铺地址。“我没有实体店,哪儿来的地址?”对于北青报记者的疑问,商家答复称:“可以看一下你楼下有什么饭店,你去问一下他们的地址,用他们地址注册是能通过的,或者找附近一家关了门的店铺地址,再或是留一个模糊的地址,但这个地址要离你家很近,方便送餐员取货。”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按照“饿了么”官网显示的店铺进驻流程,在提交申请时必须上传店铺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照片,代办商家称,这是整个申请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但他承诺只要付款,就会给北青报记者弄到全套证照。

  “我们现在都推荐客户使用企业证照”,代办商家解释称,企业证照可以“加盟商”的身份进驻,“一个企业旗下可以分很多个分公司和子公司,他全部都可以挂靠一个总部的营业执照下。”

  按照商家的说法,他手里有全国各个区域的企业证照,都是花了钱,“通过专门的渠道”买来的。“包括他们的法人、股东和注册资金我们都知道的,而且证照信息都可以在工商那边查得到,保证是真的。”

  随后,北青报记者向其询问冒用企业证照是否会被企业或平台发现,商家答复称“绝对不会”。他解释,客户的店铺名和被冒用的企业名称不同,通过一般检索看不出问题。其次,按照“饿了么”平台现在的规定,除了店主自己和“饿了么”后台能看到店铺注册时使用的证照,包括被冒用企业在内其他用户,都是看不到店铺证照信息的。此外,商家称,“‘饿了么’审核时只看证照真伪,不会去向企业方核实”,“平台会默认你是加盟商,但企业本身却不知情”。

  亲测

  支付400元 一天代办出“幽灵”店铺

  商家强调,要代开“饿了么”店铺,客户要先通过淘宝“拍下宝贝”付款400元,等商家在线提交了店铺的申请材料后,再“确认收货”。商家解释,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有人通过‘退货’的方式来骗店”。

  北青报记者拍下这件虚拟商品并支付了400元,随后,商家提供了3家北京地区的企业供北青报记者选择。8月2日,北青报记者随机选定了一家餐饮企业,随后,代办商家索要了北青报记者的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机号、店铺名、店铺地址等信息后,为北青报记者提交了申请。在对方提交申请后,北青报记者点击“确认收货”,完成交易。

  随后,北青报记者在“饿了么”官方网站查询“审核中”的申请信息发现,代办商家提供的被冒用企业的营业执照与食品安全许可证照片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等信息与该企业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留下的一致。但北青报记者发现,申请页面显示的两张实体门店照片,均为经过处理的其他店铺内景图片。

  8月3日,提交申请一天后,“饿了么”系统回复称,“开店申请已通过审核”,并表示将尽快安排市场经理与北青报记者取得联系。

  疑问

  进驻送餐平台是否环环有“监管”?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进驻“饿了么”店铺,审核之后还需要有一个“到店拜访”的环节。代办商家解释,“到店拜访”就是“饿了么”的区域负责人会去申请人的实体店铺去查看,“但基本上不会看”。商家称,如果不放心,可在审核通过后将手机关停几天,或告诉区域负责人自己的店铺正在装修,即可躲过这一环节。

  提交申请后的第二天,北青报记者接听了自称“饿了么”市场经理打来的电话,对方询问店铺具体地址,是否有门头照,北青报记者回复称店铺正在装修,还未悬挂门头照,并表示人在外地,没法安排市场经理看店。随后,该市场经理提醒北青报记者“尽快把菜单挂上来”。

  8月5日,在未经过“到店拜访”的情况下,北青报记者尝试营业。北青报记者在申请到的店铺后台填写了经营时间、配送时间及范围等信息,并上传了4张食物、饮品图片,随意标注了价格后,再使用其他手机号码下单,完成了“幽灵”店铺的第一份订单。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店铺仍可正常营业,且未接到市场经理要求再次看店的电话。

  一位送餐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幽灵”店铺他们有时也会遇到。“明明是这个地址,但找不到这个店铺,所以只能给店铺老板打电话,约好地点去取餐再配送。”此外,该业内人士称,自己也曾遇到两家店合用一个实体店,其中一家店没有门头标志的情况,“跟主营的那家店商量好,两家店合用一套证照,再去平台上注册新店,也会出现有网上店铺但没实体店的情况。”随后,北青报记者拨打“饿了么”官方客服电话,因无人工服务,北青报记者通过语音留言举报有中介代开店现象,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答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