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App正面临单一渠道尴尬 低价团购损伤用户信任

2016-07-07 14:47:55 来源:新京报 作者: 赵雷 胡涵 责任编辑:任燕萍 字号:T|T
副标题#e#

  4 平台隐忧

  仅成为医院获客渠道

  北京同仁医院整形外科的韩新鸣医生告诉记者,自从入驻更美平台以后,凭借用户大量的日记和良好的口碑,确实是有越来越多的新用户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过来,迅速积累起个人品牌。

  但这些医生和线下医院的品牌积累,对于互联网医美平台来说,可能不是好事:这意味着它们在盈利链条中,更像是为传统医美医院导流的工具。

  以现在的团购模式为例,尽管消费者是在医美平台上以优惠价格来到医院,但是除了首次团购之外,接下来的每次消费都是直接跨过平台,平台就成为了医院的一次性工具,这可不是创业者们所希望见到的事。

  通过医美平台跟医生建立初次联系,一旦产生良好的信任关系,如果用户接下来还想找医生做大型手术或者其他项目,还会继续通过平台吗?想要留住用户,显然不能依靠低价。

  除了团购之外,尽管微整形占据整形市场的绝对主力,但大型的手术项目还是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而这部分项目因为相对复杂,前期需要沟通的成本较高,通常不会挂在平台销售。

  如果只是导流工具,医美平台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对于线下的传统医院来说,一个获客渠道并不那么重要。

  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北医三院身上。北医三院整形外科是全国知名的一流科室,为了拿到这样顶级资源,各家平台都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在正常情况下,用户通过购买项目后,平台会按比例抽取佣金。但一位业内人士承认,“包括北医三院等不少公立医院在内,医美平台目前会按照正常的佣金抽成,但都会一分不差地把这些所谓的佣金再退还给医院。各家平台拿下这些医院通常都是依靠关系或者其他一些方式。”

  对于医院来说,选择和平台合作,也不是一条最优方案:习惯封闭的他们,对于互联网平台多带来的信息开放,有一种不信任感。

  韩新鸣表示,对很多不是特别出名的医生以及没有那么多预算做推广的机构来说,用户通过医美平台预约服务后,如果在此过程中用户对医生以及机构的服务很满意并愿意写日记分享,那这样的好口碑就会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得到迅速传播,以此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但是,一旦因为沟通不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消费者不满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被放大。

  5 未来走向

  模式轻与重的抉择

  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美行业的产业链更广,其上游包括医疗美容器械,中游包括公立医院美容科室、民营美容医院以及小型私人诊所等;下游包括连接消费者的医美平台、广告等渠道。

  在这个产业链中,真正的核心资源在中上游,而医美平台则只能在下游发力。而传统医美行业的弊端和暴利,也发生在中上游。互联网的创业者们若要真正解决医美行业的痛点,仅仅在下游成为一个导流渠道和内容平台,显然不行。

  因此,不论自营模式,还是合作模式,布局线下已经成为医美创业公司再一次达成的新共识。

  “我们自建的‘悦美好医’医院最近就会正式开门营业,而选择合作的都是公立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等资源,以及上游药品、材料设备资源,通过我们自己把控供应链,把医美服务标准化、透明化。”悦美创始人向小琴表示。

  悦美的自建医院同样会走平台化的道路,随着政策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放开,医院就会成为一个共享的日间手术中心,通过线上平台倒流到线下医院。

  向小琴表示,公司就是希望做到医美项目的SKU化、价格规范化,也是因为看到想要改变这个行业现状很难,所以决定自己做。

  布局线下的还有新氧。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介绍说,新氧推出的“云诊所”项目是采取跟线下的医疗机构合作模式,自身以微整形为主,通过标准化服务和对药品的控制保证用户体验。控制医美机构的上游供应链药品和器械,也是一块巨大的市场。

  “云诊所”也是希望把一些中小型诊所的闲置时间和设备整合起来,进行微整形项目标准化管理,开放给新氧平台上的众多医生,既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又解决了医生多点执业的场地问题。

  一位医美创业者感叹,“千亿市场”、“蓝海”这些词汇虽然好,但创业者的模式入口太窄:从平台出发,却又要遭受中上游资源的碾压,反而使得医美的蓝海成了红海。

  红海之中,创业者的模式越来越重。

  重模式的医美平台还能像现在的轻平台一样来去自如吗?难怪有人感叹,医美行业的最终胜利,可能依然只会属于“资本和资源”兼具的大玩家们。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