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新增30余家 央企董事会试点提速

2016-01-24 08:49:04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王雅洁 责任编辑: 字号:T|T

最终,2004年出台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中对于上述存在异议的内容表述为“董事会成员原则上不少于9人,试点初期外部董事不少于2人。根据外部董事人力资源开发情况,在平稳过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外部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

为了顺利推进上述工作,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到任后出国考察的第一站,便是新加坡。

随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率先展开包括外部董事选聘、职业经理人选聘等试水动作。宝钢迈出的改革第一步,是在国资委手把手“看顾”下完成的。经济观察报获悉,当时的外部董事,由国资委从企业外部选聘符合条件的人员来担任。

国资委选聘的标准,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长期工作经历,并确保每一个方面如财务会计至少有一名外部董事具有专长。

宝钢率先按照“外部董事超过董事会全体成员半数”的原则来配备人员。在宝钢内部的各个专门委员会中,同样也是外部董事占据多数,其中审计委员会和薪酬考核委员会全部由外部董事组成。

2005-2008年,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企业董事曾分成9个团赴新加坡考察淡马锡和一批大型淡联企业董事会的运作。

国资委一直控制着改革的节奏,并没有急于求成,快速推进。而是成熟一家,进行一家,成熟一批,安排一批。试点企业数量从2004年的首批7家,缓慢增至2005年6月的11家。

2006年底,国资委分别召开了各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外部董事全部到位,董事会都正式启动了运作。其中,中国外运集团甚至是由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一职。这一情况在之后的两年得以稳步延续,2007年初,外部董事到位,董事会正式开始运作的试点企业达17户,其中14户试点企业外部董事超过半数。

2008年初,17家试点企业共聘请外部董事69名,其中中央企业原负责人45人,且储备了34名外部董事人选,建立了外部董事人才库。

从2005年的试点7家,到2009年的试点24家,董事会制度改革在这4年间,小步向前地寻找合适的方向。

2010年时,董事会试点迎来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推进。当年4月,中央企业规范董事会制度建设从“试点”转入“全面建设”。

仅在2010年上半年,国资委便宣布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等10家中央企业开展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截至2010年6月,建设规范董事会的中央企业已达32家。

2011年底,进行董事会建设的国有独资公司(企业)一共包括6批,共计42家,两年间,新增了14家试点央企。

与此同时,截至2011年,国资委已经专门就董事会试点工作陆续出台6个方面17项政策措施。

宝钢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十分活跃。经济观察报获悉,2011年,子公司董事会共听取、审议了72次对外投资、股权变更、重大项目、设立公司、收购等重大投资事项。

2009-2011年间,宝钢董事会同时决策的长期投资项目共计6项,涉及对外出资额共计231亿元,出资金额同期集团公司整体对外长期投资项目的比例为24%,主要是境外收购Aquila公司的15%股权、增持宝钢股份等。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