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概览】2022第二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原“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2022-11-24 15:58:24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只有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实现人民对生活安康、社会安宁的梦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小康》杂志社将举办“2022第二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原“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1671609317329664.jpg

  一、论坛概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只有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实现人民对生活安康、社会安宁的梦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小康》杂志社将举办“2022第二届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原“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主题,从乡村振兴、营商环境、“双碳”目标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等不同维度,邀请政府主政者、专家学者及实践者共同交流、分享,总结一批来自全国县域的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原“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是中国民生第一论坛。“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是全面小康进程的观察家与发布者,政府、学者与实践者最佳对话平台,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以“全面小康”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论坛,是社会各界把握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探寻发展模式、树立地区形象的交流与展示平台,集权威性、学术性、互动性和多元化于一体,高规格、大规模、资源丰富、影响广泛。

  自 2005 年创办以来,论坛已连续举办十六届,得到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孟建柱、张梅颖、白立忱、许嘉璐、顾秀莲、陈锡文、洪虎、高强、段应碧、朱光耀、张全景、李毅中、贺铿、王荣、吴敬琏等国家部委领导及著名专家学者先后莅临参会,杭州、成都、佛山、昆山等累计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省、市县、政府领导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讨论和交流。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近百家主流媒体追踪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确立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强大品牌影响力。

  二、本届论坛意义

  (一)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在新征程担当新使命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历经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全面贯彻落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出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新的伟大征程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有利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只有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才能进一步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三)探索县域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提供全面的案例实践支持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县域经济随着农村改革开启和乡村工业化而步入加快发展轨道,如今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也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条件。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新时代扎实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要求下,如何做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亟需探讨的关键路径。本届拟邀请各市县主政者,结合自身地区的发展的典型经验案例,从实践层面出发,进行深入全面的交流与分享。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