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秀: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促进社会治理

2019-12-30 09:31:2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玲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DSC_403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心态蓝皮书》主编王俊秀

  中国小康网 记者郭玲 佛山顺德报道  2019第十四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于12月28日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隆重启幕。本届论坛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小康》杂志社共同主办,由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由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国药集团天江药业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顺德分行特别支持。论坛以“高质量发展创新与全面小康”为主题,汇聚国家及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地方实践者、企业领袖、战略咨询专家和媒体精英实践经验与精彩观点,就全面小康建设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在新时代下为中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助力。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主题为《新时代下的社会治理》的分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心态蓝皮书》主编王俊秀发表了主旨演讲,为大家了解社会心态研究与社会治理、全面小康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考。

  王俊秀从事社会心态研究将近20年,从2011年起,每年都会出版一本《社会心态蓝皮书》,2019年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刚刚发布。“社会心态研究已经成为社会治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王俊秀表示,党的十九大在社会治理中加入新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为什么要强调社会心态的培育,强调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在王俊秀看来,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发生新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着密切关系,而这些恰恰是社会心态研究一直关注的问题。全面小康建成后,紧接着是“后小康时代”,“后小康时代”里人民的需要已经不是脱贫这些基本需要,而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到底是什么?这由老百姓说了算。王俊秀表示,在社会认知这个环节里,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社会信任、社会情绪、价值观等,都是研究社会心态的主要内容。“我们用比较复杂的、大的样本,从定性到定量,编制出测量工具,用一年时间做了一个研究,最后发现人民认为的美好生活需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物质方面,二是家庭和社会关系,还有一部分是国家和社会环境。”

  ”现在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只是做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在这点上没有完全体现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面所提出的‘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讲心理健康是不够的,还有更多的方法利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来促进社会治理。“王俊秀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关注个人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正是要靠个人的发展来推动。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