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新时代下对乡镇建设的再认识

2019-01-10 11:02:1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齐鲁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 方言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 方言

  中国小康网讯 12月15日,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国家信息中心、求是《小康》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8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启幕。作为“中国民生第一论坛”,以“高质量发展与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的2018第十三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得到了求是《小康》战略合作伙伴——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学术支持。

  会上,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方言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下对乡镇建设的再认识》的主题演讲。讲话内容如下:

  我想谈一点对新时代下乡村建设的再认识。2017年中央提出乡村振兴,考虑到城乡差别加大,而且城市跟农村在基础设施,包括新型城镇化发展当中我们出现的问题,都表明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在乡村振兴当中,乡镇处于什么位置?从去年开始,我对乡镇基础设施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感觉到乡镇确实在我们国家,特别是下一步乡村振兴当中这个重要位置是太重要了。

  下一步乡村发展靠什么?我个人觉得对于乡镇建设,我们这么多年还是重视不够的。

  对于人口迁徙问题,首先来看农民工,一定回农村的和挣够钱就回去的这部分人大概占了9400万,所以这部分人将来是游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

  还有一部分人是持观望态度,这部分人是漂移的。所以从人口情况看,中国人口动态趋势还是非常明显。回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于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五险的问题解决不了,所以他不能和城市享受同等的待遇。

  在这种情况下,这么多游离人口,特别是有将近1亿要回去农村的,这部分人可能留在哪儿?留在县里面,县里面城镇化速度也非常快,而且现在看来县里面基本上是有房,但是发展产业还是受到制约。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固然是重要,但是县域经济是向乡镇延伸,主要是乡镇建设。乡镇建设的质量,乡镇建设其实是提高城镇化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引领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推手。作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它是减轻城市病。从乡村振兴来讲,主要是和乡村密切的关系,它的距离之近是任何不能替代的。乡镇建设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我个人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纽带,是一个中间的枢纽。所以这一环是非常重要。

  我们看镇的优势在哪儿?首先区位优势,它的交通、经济总量、公共服务相对来讲和乡是不一样的,特别是重点镇。红的柱子是指重点镇,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面超过了乡镇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它在这个方面是有绝对优势。而且一般都是县域的城关镇。

  我们再看乡村振兴里重要的一条关于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碰到一个问题,2010年的农产品收益是这个图,净收益全部是正的。这个图是2016年大宗农产品收益,小麦、玉米、大豆全部收益为负值,包括新疆棉花收益这么好,它的净收益率是6.6元,而且现金成本大大高于现金收入,而且不包括土地成本。现在农业发展受到影响,从大宗农产品来看,现在确实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今年跨国公司,过去的杜邦、杜邦先锋等等找两次跟我谈,让我给他们介绍下一步农业怎么办?为什么前几年也有,但是不像年会的时候这么重视,他说都不挣钱,我下一步怎么办?不挣钱要环保,逼得跨国企业没有办法了。所以从跨国企业来看,它的效益比中国农业公司是好得多的,他都出现这种问题,而且人家是农化一点的,既买化肥又卖农药,他们都碰到这种问题,中国的农业公司怎么办?

  乡村振兴靠谁?过去是三条渠道,政府、企业投资、靠农民自己。政府现在的力量投入十分有限,主要是财政资金问题,这几年财政增幅趋缓。中央对农业投资1.8万亿,已经很高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乡村振兴的投资存量里面解决。第二个企业投资,它有资本管理的优势,但是它先予后取特别适合城乡,有一定范围限制。第三农民势淡力薄。最后是新加的,靠返乡农民工,返到真正的乡村是不可能的,多半都是在乡镇,有些镇发展的特别好。业态不新,他能从事的业态不一定新,但是他的动能却是非常新。我们要抓住农村专业合作社,一个是返乡农民工,有知识,理念也比较新,又有一定的技能。所以对于这些返乡农民工,给他一个新词叫城归,要抓住这些城归,对他进行培训,让他做农民专业组织的带头人。另外又能在乡里乡亲,适用于农村这种熟人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用乡镇推动乡村振兴。

  最后,现在发展县域经济实际上在县域已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了,而乡村过去是一个弱点,我们希望通过抓好乡村建设,使得中国的乡村振兴能够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往前推。

  现场实录

  方言: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

    我想谈一点对新时代下乡村建设的再认识。

    2017年底中央提出乡村振兴,中央考虑到城乡差别加大,而且城市跟农村在基础设施,包括新型城镇化发展当中我们出现的问题,都表明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在乡村振兴当中,乡镇处于什么位置?从2017年开始,我对乡镇基础设施做了一些分析和研究,感觉到乡镇确实在我们国家,特别是下一步乡村振兴当中作用太重要了。

    首先,城镇化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1998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速度以一年一个多百分点增长,所以发展非常快。特别是近两年,城镇人口从7.93亿增加到8.13亿,又增加了2000万人,人口增长太快了。但是胡焕庸线80年了岿然不动,这点要引起我们特别重视。但是中国人口中心长期往南迁徙的趋势没有变。看35年(的数据),当时东部人口比例是96%,到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是94%。就是说70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从2010年到2018年,东北地区人口大量迁徙,西部地区照样往南移,比例虽然是减少了,但是绝对人口的上升速度非常快。三个城市群以5.2%的国土面积承载了23%的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0%。现在由于继续往南迁移,所以三大城市群发展空间非常之有限,同时中心城市发展到600多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建设非常重要,特别是南方这些地区,像长三角和珠三角,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很多县转市发展非常快,资源约束也非常强。下一步乡村发展靠什么?我个人觉得对于乡镇建设,我们这么多年还是重视不够。

    对于人口迁徙问题,首先来看农民工,现在大概有8%的人坚决不回农村,37%是尽量留在农村,这部分人大概有1.23亿。随着人口政策变化,从近两年看增加的2000万人,那就说明坚决不回农村的2000万人,随着户籍制度的变化可能就留在城市。还有持观望犹豫态度的有一个亿,挣够钱就回去的有22%,持观望迟疑态度,这部分人随着大的宏观经济变化,还有一部分一定会回农村,还有犹豫徘徊的。一定回农村的和挣够钱就回去的这部分人大概占了9400万,所以这部分人将来游离城市和农村之间。还有一部分人是持观望态度,这部分人是漂移的。所以从人口结构看,中国人口动态趋势非常明显。回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由于医疗、养老、失业、生育五险的问题解决不了,所以他不能和城市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在这种情况下,这么多游离人口,特别是有将近1亿人要回农村,这部分人可能留在哪儿?留在县域,县域城镇化速度也非常快,而且现在看来县里基本上是有房,但是发展产业还是受到制约。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固然是重要,但县域经济是向乡镇延伸,主要是乡镇建设。乡镇建设其实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引领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推手。提高城镇化质量可以减轻城市病。从乡村振兴(层面)来讲,主要是乡镇和乡村关系密切,它的距离之近的(优势)不可替代。乡镇建设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我个人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纽带,是一个中间的枢纽,所以这一环非常重要。

    镇的优势在哪儿?首先区位优势,它的交通、经济总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来讲和乡不一样,特别是重点镇。(图中)红的柱子是指重点镇,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面超过了乡镇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它在这个方面有绝对优势,而且重点镇一般都是县域的城关镇。

    再看乡村振兴里重要的一条,关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碰到一个问题,2010年的农产品收益是右边这个图,净收益全部是正的。左边这个图是2016年大宗农产品收益,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全部收益为负值,包括新疆棉花收益这么好,它的净收益率是6.6元,而且现金成本大大高于现金收入,还没有包括土地成本。现在农业发展受到影响,从大宗农产品来看,现在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

   乡镇建设怎么带动乡村振兴?过去是三条渠道,政府、企业投资、靠农民自己。政府主要是行政推动,而且政府现在的力量投入十分有限,主要是财政资金问题,这几年财政收入增幅趋缓。中央对农业投资1.8万亿,已经很高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在乡村振兴的投资存量里面解决。第二个企业投资,它有资本管理的优势,但是它先予后取特别适合城乡,有一定范围限制。第三农民势单力薄,(村里只剩)老人和小孩,妇女基本都到外面去打工。最后是新加的,靠返乡农民工,返到真正的乡村是不可能的,多半都在乡镇,有些镇发展特别好。业态不新,他能从事的业态不一定新,但是他的动能却是非常新。所以作为基层领导,我们要抓住农村专业合作社,一个是返乡农民工,有知识,理念也比较新,又有一定的技能。所以对于这些返乡农民工,给他一个新词叫“城归”,要抓住这些人,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做农民专业组织的带头人。另外又能在乡里乡亲,适用于农村这种熟人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用乡镇推动乡村振兴。这个图是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分布,发展的非常快。

    最后,现在发展县域经济实际上在县域已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了,而乡村过去是一个弱点,我们希望通过抓好乡村建设,使得中国的乡村振兴能够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往前推。

    最后要感谢《小康》杂志,小康这个论坛开了13年,我好像印象参加过8年还是9年,好像从2010年开始。我觉得这个论坛非常接地气,讨论一些基层问题,既考虑宏观又考虑微观,所以我感谢《小康》杂志,也对《小康》杂志能够这么多年这么接地气的这个媒体的跟踪,包括很多媒体人做了很多工作,也表示我的敬意,谢谢。


相关推荐


科学强国 绿色发展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