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语真的退出了高考,或是在高考中缩减分值、改为社会化考试,是否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小康》调查显示,46.6%的人认为“不会”,31.3%的人认为“会”,22.1%的人认为“不好说”。高达八成(83.4%)受访者认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重,其中25.7%的人甚至认为“非常重”。 储朝晖认为,用行政手段和“一刀切”的方式来决定英语怎么考,是不可能减轻学生英语学习负担的。他建议首先要分清高考的责任主体,然后再解决英语应该怎样测试的问题,应该把这个问题交给高校或是专业组织机构去评价,每所学校和每个专业对英语学习有不同的要求,每个学生也会依据自己想上什么学校、想学习什么专业来决定自己学习英语的程度。 在参与“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时,公众还特别指出了英语教育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应试教学,导致学生听说能力差”的人最多,占比47.2%;其次是“题海战术,追求高分数”(18.5%);再次是“过于重视语法分析,而不懂得灵活应用语法句式”(13.7%);接下来则依次是“过分追求单词量,而不教授英语语言惯例与规律”(11.1%),“以课本为中心,不重视经典英文原著阅读”(7.1%)和“不重视地道英语写作培训”(2.3%)。 职业教育成为“新宠” 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这一年中也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做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此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七条改革路径:一是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二是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三是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五是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六是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七是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小康》调查显示,在这七条路径中,公众认为第四条路径的实现最为关键,其次是第五条路径的实现。 今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提到“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3月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释放信号,“我们必须下决心,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和应用型高校的经验,通过试点推进、示范引领,以2000年以来新设的600多所本科高校为重点,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更加直接地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月26日,178所本科院校在河南驻马店达成“驻马店共识”,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部分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或将成为大势所趋。《小康》调查显示,在公众心目中,职业教育也已经成为“新宠”,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愿意让孩子选择职业教育学校。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 在参与“2014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中,70.5%的人表示若自己的孩子正处在高中阶段,会建议他(她)将来往技术技能人才的方向发展。在有26万余人参与的《小康》联合触动传媒进行的调查中,公众认为现阶段国内最应该加强的是义务教育,其次是学前教育,再次就是职业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