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癌症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经济负担,也是当前社会重大民生“痛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1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政府将在癌症防治中倾注更多心血,让更多政策阳光洒向癌症患者。 “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并不高,有些癌种甚至处于略低水平,但是问题在于我国癌症发现较多处于中晚期,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再加上社会人口老龄化,癌症粗发病率显著上升,肿瘤患者越来越多,我国癌症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望红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的效果。 对于《2019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点名”癌症,明确提出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徐望红深表认同,但她强调,如何具体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据她介绍,我国肿瘤防控工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末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的建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已经推进癌症筛查工作,但由于多种因素限制,主要采取的是在高危地区、高危人群进行专项癌症筛查行动。如今中央再提早诊早治,需要考虑癌种、筹资、具体执行单位医疗条件等因素。 宫颈、大肠和乳腺癌筛查已被公认可降低癌症死亡率。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这三种癌症的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财政已不断加大对癌症筛查的资金投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提高社会公平为目的,具备投入产出比高、投资的政府主体性、使用的无偿性等社会公益属性。然而,我国面临卫生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规模大、高发癌谱特殊及医保体系复杂等现实问题,上述癌症筛查项目的公共卫生属性尚无法完全实现。”徐望红表示,如何拓宽筹资渠道,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实现癌症筛查的社会公益性,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