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7位脱贫村致富带头人:大家来帮,我也得使劲

2020-08-18 17:1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多学技术

  靠双手致富

  深度贫困地区往往生存条件比较恶劣,且一些群众安于现状。如何调动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培育他们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实现“弱鸟先飞”?

  新疆皮山县乔达乡巴什拉克比纳木村村民麦麦提·如孜:几年前,我还是贫困户,除了种地没什么技能。为了让家人过得好点,我跟着乡里的大工干些搬砖、搬水泥的活。辛苦,赚的钱还不多。

  后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请来专家教授建筑、养殖技术,培训学习的机会很多。我掌握了泥瓦、钢筋、油漆等技能,从小工变大工,可以独立承包一些小项目,收入有了明显增长。另外,我还学了养牛技术,有了7头牛,在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开了商店、买了饲草机,赚钱渠道更多了。

  3年过去,现在我家脱贫了,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我还是村里唯一精通砌墙手艺的大工,成立了自己的施工队。随着村里巴什拉克湿地公园开工,庭院改造不断推进,我带领10多个村民承包了盖安居房、修水渠、修路缘石等工程。有了湿地公园,旅游业会很有发展前景,我正计划把自家房子打造成民宿。现在教育扶贫的政策很好,希望儿子努力学习,成为大学生,将来回馈村里。

  村里常说一句话:“勤劳的人吃羊腿,懒惰的人喝凉水”。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帮扶就好比是足球场上的啦啦队,加油鼓劲。上了球场,奔跑踢球的必须是自己。多学技术,靠双手致富,好日子才持久。

  (人民日报记者李亚楠采访整理)

  因地制宜

  帮扶有准星

  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如何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要求,扎实做好产业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

  四川金阳县热水河乡大沙坝村村主任徐贵发:早在2016年,我们村就摘了穷帽,是大凉山里较早的一批。能走在前面,关键在于帮扶有准星、有特色。

  村里耕地少,地势起落大,没法大规模种地,之前只能零星种些青花椒。但是由于海拔低、气温高,青花椒产量逐年减少。后来,同省的广汉市对口援助我们,请农科所专家实地查看,建议种芒果。确实,金沙江对岸的云南村子,种芒果成了富裕村,我们眼馋了好多年。早些年村里也利用集体土地试种过,但一没资金二没技术,果子又小又酸。

  援助干部驻村后,不但争取到10多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还引进了新的芒果品种,安装了喷灌设施,专家手把手教大家搞田间管理。脱贫当年,38亩芒果树挂上了沉甸甸、香喷喷的果子,加上套种的西瓜,销售收入超20万元,村里顺利地把贫困帽摘了下来。

  芒果园的土地是集体的,但收益是大伙儿的。广汉市出资帮我们建立了专业合作社,将芒果园20%的收益用于补贴少数还没脱贫的村民,未来还会将80%的收益用于资助学生上学、增加贫困户收入等公共事项,为摘帽后的村子增加发展后劲。

  如今,芒果园超过50亩,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到果园套种乌洋芋和红米花生。以前个别游手好闲、没有脱贫动力的人,现在都成了果园务农的好手。大家一心一意谋致富,未来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记者张文采访整理)

  教育路上

  脚步不能歇

  “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如何在提升“两不愁”质量水平的同时,解决“三保障”问题,让脱贫摘帽成为贫困群众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归东村村支书龙秀昌:“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书声琅琅,这是村里归东小学的孩子们在放假前准备考试。

  还记得以前的学校,立在悬崖上,教室破烂,地面尘土飞扬。当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教育不能落下。我读小学时就换过几个教学点。中学时,每次上学得背上一周吃的大米,步行两个钟头。那会儿就想:有了钱,我一定要建学校。

  早些年,我在自家地里种茶叶,去外县种植基地考察,请教栽培技术专家,渐渐有了一些积蓄。后来,我从山上挖来野生葡萄藤,移植培育,收入颇丰。就这样,我办起野生葡萄种植发展专业合作社,吸纳了9户未脱贫户参与,还带着大家改良葡萄品种,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学习科技种养。大家的生活也蒸蒸日上。

  赚了钱,头一件事,就是帮孩子们重建教学楼。自己添点,政府给点,热心企业支援点,筹齐建小学的资金。新校址地势平坦,上学方便。

  这些年,教室、食堂、围墙、球场、步道、图书馆,都建起来了。去年10月,村里最后两个辍学生也在我和帮扶干部的劝导下成功返校。

  教育路上,脚步不能歇。最近,我又把自家的几间屋子倒腾出来,作为村里的幼儿园。每当听到孩子欢快的笑声,我就觉得自个儿做的这些事有意义。

  (人民日报记者张云河采访整理)

  盘活土地

  增收可持续

  今年是决战脱贫的收官之年,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在云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99.6万名贫困群众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搬迁后,怎样利用好留下的土地,群众如何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云南会泽县娜姑镇发基卡村书勇合作社负责人杨勇:过去我们这里,很多贫困户的家就建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这些年,大家住进了城里的新房。

  远离土地,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大多年纪偏大、缺少技能,他们的生计咋办?我们的石榴种植基地,解决的就是这个群体的收入问题。

  搬迁户,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就拿隔壁炉房村来说,过去缺水,土地给我,都不敢种石榴。如今,政府架通水渠,荒山荒坡一亩地租金涨到了400元。单靠土地流转金,农户就能拿到近万元。这笔钱看似不多,意义可不小:解决了搬迁进城后的基本生活,能让大家放心去闯。

  贫困户,最值钱的还是劳动力。在我们石榴种植基地工作的贫困户大多50岁上下,都是熟练工。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工资计算方式:按天、计件,还有包管户。一般来说,刚来的会选择按天结算,每天工资80元;熟悉一段时间后就会选择计件,每天多的能赚200多元;等到跟着种上个一两年,不少人会选择成为包管户,一年下来能有六七万元收入。

  贫困户负责种好,我的重点是卖好。石榴8月中旬上市,我千方百计联系商户,最好的1000吨果,已经找好了销路。受疫情影响,今年水果售价不比往年,我少赚点,争取让贫困户收入再涨些。

  (人民日报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