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程序员的故事:敲击看不见的代码 倾听网络世界

2019-01-23 15:2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丹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慢慢意识到漆黑”

  1996年出生的沈广荣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解释,其实盲文也有普通话和粤语之分,而他学习的则是“普通话”盲文,所以他的普通话也就标准起来了。

  家中除了沈广荣是先天性全盲,他的姐姐和父母都是“明眼人”。他说,其实在小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他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别的小孩怎么玩,他也就跟着怎么玩。

  “但是,玩得多了,自己就有了真切的感受,慢慢就知道了。”沈广荣说,当别人谈论着物体的形状、颜色的时候,他才逐渐地意识到他的眼前总是“漆黑一片”。

  “幼儿园到高中都是在盲校里上学。”沈广荣说,其实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同样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样要学习多门初高中课程。

  一门心思学电脑

  “在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开始接触电脑了。”沈广荣回忆说,到了初一,学校给每人配备了一台电脑,借助读屏软件——视障人士使用电脑的辅助工具,他开始能够用IE浏览器上网、用outlook发邮件。

  据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陈晶介绍,其实早在PC端时代,视障者就可以通过读屏软件上网,“但是只有在代码符合规范的情况下,才能够读出来”。她介绍说,当时国外对于信息无障碍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标准,按照标准来编写代码,视障者就可以将屏幕“读”出来。

  如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比国外还要迅速,而当初那一套PC端的标准显然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移动互联时代,因此移动端的“无障碍标准”正处于一个建立的过程中。

  沈广荣刚好赶上了那个PC端读屏的时代,他告诉记者,当时不只是他对于编程一知半解,就连当时学校的老师也不会编程。于是,他就开始自学编程。

  “鼠标移动到哪个位置,就能够读出屏幕上的文字。” 沈广荣说,他当初硬生生将源代码背下来,照着源代码写一遍,先运行一下看是否跑得通。如若运行失败,就再查资料学习、继续写。

  “我当时一门心思都在电脑上,对于其他的文化课根本没什么兴趣。”沈广荣说,因为只对电脑感兴趣,他得以更加专注地钻研电脑及编程。

  接触移动互联时代

  现在想想当时学习编程的初衷,沈广荣坦率地说,一个是为了方便自己获取信息,另外一个也是出于小小的“虚荣心”。

  “那种别人夸赞你的感觉,其实挺好的。”沈广荣说,他先后学习了C++、HTML、PHP等程序语言,上学期间就做出了“广荣打鼓”、音效播放器(主要用于暖场)等一系列软件,并放在“广荣盲人网”供大家下载,让视障人士也能够顺畅地使用这些软件。

  此外,在那时他率先接触到了搭载windows系统的微软智能手机,“当时听说安装的是这个系统,就买了一台。”

  他介绍,当时手机上装着QQ、飞信等软件,他可以用手机软件和网友交流,而他也经常会自己编程开发一些新软件,让视障网友下载使用。

  对于沈广荣而言,尽管双眼看不见,但在网上不但有网友陪自己聊天,而且还有视障网友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这让他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用沈广荣自己的话说,就是“又飘了”。

  于是,“毕业我就来到这里工作,与其待在家虚度光阴,还不如干点正事。”沈广荣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