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回忆起第一次捐款,赵永久仍记忆犹新。 1986年,在沈阳大学的食堂里,一个衣着破旧,正在大口咽馒头,喝盐开水的女孩儿吸引了赵永久的注意。 “他们一家三口,一个父亲带两个孩子,哥哥在武汉上大学,妹妹在沈阳上大学,生活非常艰苦。”赵永久说。 那个时候,赵永久和妻子每月的工资加起来也只有100多元,尽管自己的女儿出生没多久,生活捉襟见肘,他和妻子商量仍每月拿出50元资助这位大学生,直至毕业。 女孩毕业后曾看望赵永久,并偷偷把500元钱塞在赵大爷家的被子下面,怎料,赵永久自己又拿了500元,把钱都捐了出去。 赵永久被这个知恩图报的孩子感动了,此后,他保证捐助的学子数量以每年两个递增。 赵永久帮助别人清理垃圾。 李晛 摄 忆起贫困学子家里起火的事儿,赵永久不禁打了个冷颤。 那是个寒冷的冬天,家住在康平县北四家子乡的韩磊和爷爷一起生活,一场大火烧光了韩磊和爷爷的家,赵永久赶到现场,捐钱捐物,甚至把身上的大衣、帽子、手套、鞋子都送给了光着脚站在寒风中爷爷,赵永久光着脚回到家,大病了一场。 除了贫苦学子,赵永久只要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哪里需要帮助,他就会义不容辞伸出援手。 2008年,赵大爷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的消息,一次性为灾区捐助了3000元;福利院里的唇腭裂儿童,赵大爷会带到家中照顾;得知16岁的孩子需要医药费,赵大爷便毫不犹豫去银行汇款…… “还有抚顺县救兵山的那孩子们,辽西的孩子们,福利院的孩子们....。。”说起捐助,赵永久滔滔不绝,仿佛永远也说不尽那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赵永久与他的荣誉证书。 于海洋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