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说,他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很“伟大”,但他觉得确实很有意义,“生而为人,死后也将能量留下、反馈出来,挺有意义的,我也希望更多人对器官捐献多一点了解,如果可以的话也能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向更远更广阔的地方传播自己的力量和大爱”。 我们很想向宋伟和他的爱人致敬,他们所做的是平凡又不平凡的事;他是一家咖啡店的老板,还是八经咖啡小巷商会会长,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他也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诗歌。 祝福他们,恩爱美满。 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李莹: 故事2 “再讲《永恒的眼睛》,我就是最鲜活最生动的例子” “十多年前,我就有了捐献器官的想法,如今,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李莹手里拿着器官捐献协议,有些激动,更多的是满足,“这是我送给自己最特殊的生日礼物。” 说起想捐献器官的心路,李莹说,这得追溯到十年前,“当时我正好讲到《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关于角膜移植的内容,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走近了‘器官捐献’。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我们国家器官捐献的比率远远低于加拿大、美国等国。如果自己的器官能让更多人获得新生,那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彼时,器官捐献的念头就默默埋在了她的心里。 一晃儿,时间就来到了三四年前。当时,李莹家一位95岁高龄的亲属签署了器官捐献协议,“最终老人在97岁时离世,虽然他的很多器官由于年龄原因没能救治其他人,但他还是捐出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在我看来非常伟大、让人敬佩。”于是,多年前那个想法又在心里蠢蠢欲动,“我征求了家人的意见,他们表示理解,支持我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