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初相识 2011年冬天接下老人订单,开始免费送餐 张奶奶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些年多亏陈卫和杨玲。“小杨的父母才回老家,我跟她说,以后我孤单死喽!舍不得他们走。” 一旁的陈卫解释说,妻子杨玲的父母是贵州人,两个月前来南京小住时,经常来张奶奶家,陪老人聊天解闷。前几天,岳父母回贵州老家,张奶奶舍不得。事实上,自己的父母从六合来也经常来看老人,陪她解闷。 杨玲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已经把老人当成自己长辈。 具体给张奶奶送了多久的饭,陈卫一时有点模糊。“六七年吧。”陈卫说。在妻子的提醒下,两人一番梳理,这才想起最初开始送饭,是在饭店开业两年后的2011年冬天。 “第一次见到张奶奶,大概是2011年冬天,那天她拄着一根拐杖,一瘸一拐地来到我饭店里,说是要炒几个菜。”陈卫说,老人结了账,开始说自己腿脚不太方便,想让服务员把炒好的菜送到她家里去。那时陈卫的饭店开业伊始,生意并不是太好。菜炒好后,陈卫摸到了张奶奶家,进门之后发现她是一人住着单室套,屋子里陈设简单。正好生意不忙,陈卫和老人闲聊了一会儿,知道她是独居老人。 “她说自己快80岁了,身边也没有人照顾,希望以后就在我饭店订点炒菜,至于价格嘛,好商量。”陈卫说,他回到饭店后,把张奶奶的情况跟妻子说了,两人商量后决定接下这单“生意”,定时定点给老人送菜送饭,但不收老人钱。 “说实话,当时的饭店还不赚钱,但想到老人也不容易,我们即使亏钱,也不在乎多这一张嘴。”陈卫说。 “我们会每天问张奶奶喜欢吃些什么,给她送过去。有时候她不说的话我们就做一些店里特色菜。逢年过节时,还会送些饺子、鸡汤给她。过年我们饭店会放假几天,那我们就会提前做上好几天的饭菜,给她送过去。”陈卫的妻子杨玲说。 坚持 不容易 一送六七年,半年前社区才得知这事儿 “我们老板坚持这么些年,真的很不容易。每次送的菜,量都很足,味道也好,我们都挺佩服的。”跟随陈卫多年的一位员工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现在到饭店吃饭,这几个菜怎么也得三四十块钱,一年就是一万多,六七年那得七八万元。 陈卫所在的墨香社区原副书记葛珊珊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张玉华老人今年86岁高龄了,住在尚贤苑,老伴多年前去世,就剩下她一个人居住。”她是去年年中走访张玉华老人时,才得知陈卫多年送饭一事。“陈老板照料张玉华老人一事竟然持续了六七年,他和家人还经常上门陪老人聊天,有时候还会组织员工一起去看她,陪她。这已不仅仅是送一顿饭那么简单了,他们这种公益行为是我们社区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