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长款的假发吗?”顾客是这家店里难得出现的年轻人,44岁的老板娘对顾客的称呼只遵循一个原则——看上去比自己年纪小的统一称“美女”,比自己年纪大的,称呼“大姐”。 “美女,这里都是短款的,短的好打理,等化疗之后头发长到这个长度了,也就用不到假发了。”老板娘的话里明显透着希望。 年轻姑娘走向角落的理发区,“我先剃光了再挑吧。” 姑娘躺上洗发躺椅。“你小心一点哦,不要碰我这里。”她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刚做过手术。” “放心,你一进门我就看出来了。”老板娘说着,手上的活没慢下,左手拧开水龙头开关,右手卷起了姑娘的头发。 姑娘姓柳,她不是个爱说话的人,老板娘也不是一个愿意探听隐私的主儿,这和世界上绝大多数滔滔不绝的导购、理发师不一样。 在这个小小的店里,沉默才是主旋律。 小柳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头发成片成片落下,全程闭着眼睛,当她再睁开眼的时候,眼眶瞬间就红了。 “假发都在这里了,你看看喜欢哪一顶。”老板娘一边拿着扫帚清理地上的头发,一边说道,“款式就十几款,其他就是颜色、露不露耳朵的区别,这些都可以修的。” 刚剃了头的小柳明显感觉到了冷,她马上戴上了羽绒服的帽子,然后从右手边的那边墙开始,一顶一顶的看过来。 在大多数情况下,挑选是一件漫长的事情,小柳对假发试了又试,没有一顶是满意的,“毕竟是假发,看上去不可能与原来发型一样。”老板娘陪着小柳,替她拿了一顶又一顶。 陪伴,是单身前来的顾客们最需要的事情。 40分钟后,小柳戴着一顶100多元的假发出门了,脸上的光彩比进门时要亮了三分,对化疗病人们来说,假发代表着对抗肿瘤的信心和希望,而挑选假发的过程,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建立信心与希望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小柳身上起效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