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我来到庙下村担任主任助理。庙下村下辖12个自然村,总人口483户1809人,其中贫困户39户96人,是典型的山区农村,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 如何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入户走访时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为此,我特地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研究生朋友来庙下村考察,共同制定了产业脱贫计划:依托庙下村的山水资源组建合作社,发展中华鲟、孔雀、蒿菜、烟叶等特色种养产业。 没想到方案提出后,农户参与的热情却不高。他们有的说自己不懂技术,有的担心销路问题,还有的当面嘲笑我缺乏农村工作经验。面对困境,我没有退缩,一边宣讲专业合作社的好处,一边加快组建合作社的步伐。难以忘记2017年的三伏天,我每天顶着烈日坐2个小时大巴、转2次车往返城乡之间,在一周内成功申请贷款20万元,同时成功申请成立了中华鲟、孔雀、蒿菜3个专业合作社。我的付出感动了村民,他们主动提出要加入合作社。目前,这三个合作社成功吸纳93户加入,其中贫困户21户,养殖孔雀600多只,鲟鱼年产8万多斤,种植蒿菜1200多亩。 合作社成立了,如何让产品卖上好价钱?有一天,孔雀专业合作社社员袁金梅焦急地找到我说,家里囤了几百枚孔雀蛋,再卖不出去会全部坏掉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将她家的孔雀蛋放到网上销售,没想到很快一售而空,且价格从以前的15元一枚涨到35元一枚。这些孔雀蛋多挣了5000多元。袁大姐激动地说:“活了半辈子才知道还可以这样卖蛋。”这次经历坚定了我通过电商开拓销路的决心。随后,我每天跑村入户和农民一起商量如何包装、如何供货,与村干部沟通如何将村里的特产通过电商卖向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