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村民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吴月琼的身份也在发生改变,从经常因为说不好状语被笑话的小女孩,变成了村民们愿意信任的、掌握了技术和外部资源的年轻人,她和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较为平等的伙伴关系,遇事会一起商量,有不同想法时会“吵架”。她也一直在努力让村民走出平寨,这次会议上发言时的演示文稿是她和村民一起做的,虽然只有她会使用制作软件,但很多照片都是村民选的,她也觉得他们的审美确实更好,而且对他们愿意投入这样的事情感到欣喜。她记得刚开始带村民参加外面的活动,他们都不肯开口说普通话,自我介绍都可以磨蹭半个小时,但经过几次的锻炼,他们已经可以大方地走上讲台,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者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生产的粮食。 尽管这次会议有不少生态农业的实践者来参加,但更多的与会者都是来自城市的,平寨的村民们在这样的场合还是会觉得格格不入。第一天会议结束后,晚上有自由讨论环节,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还可以以歌会友,场面十分热烈。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说平寨的村民大哥要给大家唱传统小调。壮族用小调传承历史和传说,又能加入即兴创作表达当下的思想和情感。虽然听不懂歌词,大家都被时而沉郁时而悠扬的歌声所深深吸引。后来才知道,是吴月琼主动跟主持人要求让村民唱歌的,她知道村民们因为语言能力的关系,在这样的场合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边缘的,如果她不为他们争取,他们就会被湮没,在其他人看来好像很害羞。但这完全是场合的缘故,吴月琼曾经参与组织过一场活动,邀请的都是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村民,虽然语言也不通,可是村民们一上来就又唱又跳,很自然地去表达,在场的工作人员反倒成了自卑的少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