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平寨:一个90后返乡女孩的社区组织之路

2017-12-07 14:39:52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朱凡 责任编辑:武金洋 字号:T|T

  现在,生态种植合作社的工作已经回到了正轨,吴月琼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留在村子里,另一半的时间则会在昆明的绿耕公平贸易店工作,从店铺的日常工作、到销售策略的制定再到社区活动的组织,都在她的工作范围之内。时间久了,吴月琼已经适应了城乡的双重生活,这个曾经有机会通过上大学走出农村的女孩儿成为了沟通农村和城市的一座桥梁。然而,正如她每次从一地去往另一地时几乎要用去一天的遥远路途,要让传统的农村和现代的城市真正走到一起,中间的道路还很漫长。

  传统与现代之间,改变如何发生

  尽管平寨地处偏僻,时代变化的种种迹象仍在这个村子里显现出来。树和田都变少了,微耕机取代了牛耕,地势不太好的田地要么被种上不太需要花费人力的玉米,要么被抛荒;人也变少了,很多青壮年去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打工,村里一半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喜欢上学,甚至辍学。过年的时候,在外面打工的人回到村里,带回城市的生活方式,从饮食服饰到观念文化,传统的、民族的都被视为落后的。

  吴月琼对村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乡村对她而言绝不是田园牧歌式的,她也不认为一切传统的东西都应该被保留。身为家中第二个女儿,从小就看着父母因为没有儿子延续香火而在村中受尽冷眼和嘲讽,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她性格中的坚韧,也让她早就暗暗下决心要改变村子的陈旧观念。但当全球化和资本下乡将要席卷一切的时候,她选择和那些受到冲击后决心团结起来捍卫传统的人站在一起。

  合作社的社员愿意付出更多辛劳,种植传承了几十年、几百年的老品种水稻,这和壮族文化中对稻米、对种子的看重分不开。平寨的壮族人保留了一整套与稻米有关的节日系统,在这些节日,所有人都要休息,不能动山、动土、动水。三月三是春季最后的闲暇,村民会染花米饭、染鸡蛋、赶街对小调;撒秧前有祭山求雨的节日,插秧后待到秧苗拔节返青的时候要过“绿秧节”祈求风调雨顺;丰收之后,稻谷收仓的日子是“尝新节”,为了纪念狗给壮族的祖先带来种子,这一天狗可以比人先吃饭……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