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至12日,“人民食物主权网络”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中国研究及发展网络”主办的“生态农业与合作实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与会人员由内地和香港各高校的三农研究者、关注三农问题的青年学生和志愿者以及生态农业和合作经济的一线实践者组成。 10日下午,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参会者陆续到达会议地点,排队办理签到、入住手续。吴月琼和四名平寨村民也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队伍里,她一面用普通话和接待人员沟通,一面用壮语和质朴腼腆的村民大哥们交谈。她说本来还有两名村民要来,但正好赶上务农最忙的时候,实在走不开;又说到明天发言的时候,她和村民都会换上壮族的民族服装,这是“郑重的心意”。 吴月琼。 因为她言语中的热切,记者对这一行人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会议指南里的讲者简介中写着:吴月琼,云南绿耕驻村工作员,平寨本地人,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负责组织生态种植合作。而和她一同前来的四位村民大哥都是合作社的成员。会议期间,记者请吴月琼聊了聊她从小在平寨生活的经历、去昆明读大学后对城乡关系的看法以及决定返乡做社会工作的因缘和经过。在这个90后女孩的个人故事背后,不仅有着这个滇东北偏远村落在外部力量支持下,探索全球化市场经济之外的生存发展道路的艰难历程,更可以看到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主流之间复杂关系的错综图景。 从平寨村民到社会工作者 平寨是云南东北部曲靖市师宗县五龙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距离昆明约250公里,85%的人口都是壮族。一条凤岚河穿村而过,灌溉了几百亩良田,依河而居的壮族人世代种植水稻,过着传统的农业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