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十周年:大动脉上的大智慧

2016-07-04 17:07:22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源隆 责任编辑:禹瑞丽 字号:T|T
副标题#e#

  为野生动物“修路筑桥”

  两千万年前,年轻的青藏高原从浩淼的古特提斯海中崛起,成为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陆地。此后,青藏高原成为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中国乃至南亚、东南亚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有“亚洲水塔”之称。这里有地球上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高耸入云连绵不绝的高山、广袤无际的草甸、平展荒凉的大漠戈壁,令人敬畏和震撼。

  但青藏高原的环境又是脆弱的、易毁的,稍有不慎,将遭万劫不复之难。一位参与青藏铁路勘察的科学家观察发现,七十年代他们在一个实验站无意中挖掉的一块带有低矮植物的土地再也没有生长出新的植物,可见青藏高原生态的脆弱。

  从青藏高原腹地通过的青藏铁路,能保护好这块被视为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的地方吗?

  从青藏铁路开工的第一天起,保护好青藏高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成为了建设者们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高寒草甸动物,十分珍稀,它有着定期迁徙的特殊习性。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对它们的干扰,为此,铁路指挥部多次请教动物学家研究制定保护方案。青藏铁路第三任总体设计师李金城说,青藏铁路沿线共设计了33处野生动物的通道,有的筑成高桥,让它们在桥梁下通过,有的建成缓坡,便于它们迁徙通行。“到底藏羚羊买不买我们的账呢?一开始谁也没有底。为了寻求答案,科学家们在若干个地方装置了有夜视功能的监视设备。”事实证明,藏羚羊已经接受了这种变化,顺利通过迁徙通道。

  高原上的植被也是极其珍贵的,施工的单位都要求,被占用的有植被的地方都要先连腐植土一起移到其他地方保存,等路基修好再移回完成的路基边坡或施工完的场地表面。在青藏铁路沿线,建设者们还开展了人工育草的实验,在措那湖段,施工单位先后种植了9万平方米的草。“这一措施执行得非常好,在工程完工后,铁路两侧完全恢复了原貌。”曾担任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监测站站长的邵丕彦在说起青藏铁路建设对生态的保护措施时仍然很激动,“有人称青藏铁路是一条绿色之路、生态之路,实不为过。”

  景观也是一种资源,到了青藏高原你才会对这一观念表示首肯。那高山的巍峨、雪峰的圣洁、戈壁的凄美让你目不暇接。它给途经者一种永志难忘的美的享受和视觉冲击。为了保护沿线的景观,许多施工单位都到目及不到的山的背面去取土挖石,其工程量无疑增加了多倍。

  青藏铁路这样浩大的工程建设,不可能不对环境产生任何干扰,但令建设者们感到自豪的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