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为何在西方如此火爆

2016-06-12 13:06:1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郑文浩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首本译作是毛泽东的《论游击战》

  1956年,50岁的格里菲斯从陆战队退役,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并在1961年获得了中国军事历史的博士学位。格里菲斯翻译的第一本军事著作,并不是《孙子兵法》,而是毛泽东的《论游击战》。可见中国二战后局势对格里菲斯的深刻影响。1963年,格里菲斯翻译的《孙子兵法》——Sun Tzu's The Art of War出版。和翟林奈一样,格里菲斯同样选择了孙星衍的注释本。从翻译水平上来看,格里菲斯还赶不上翟林奈,也没有严格按照《十家注》翻译,译文中也出现随意删节和挪动。但相比翟林奈,格里菲斯版《孙子兵法》有着另外的优势。

  美看重军人眼中的中国军事战略

  首先,格里菲斯专业突出。与翟林奈这个汉学家不同,格里菲斯是彻头彻尾的军人,参加过二战的实战,对军事制度、装备、兵器的认识,比翟林奈强得多。《孙子兵法》是一部汉语著作,更是一部军事战略著作。格里菲斯翻译《孙子兵法》更突出了军事上的特色。

  其次,格里菲斯的美军背景,为美军大范围了解中国军事思想打开一扇大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冷战高峰时期。中美不但是敌对阵营,而且在朝鲜半岛实实在在打了一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活动,不了解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是不可能的。格里菲斯的学术成果和翻译作品,在美国海军学院、西点军校、武装力量参谋学院、美国军事学院等军队学术机构拥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格里菲斯的翻译,美军也想试图了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军人的思维方式。

  最后,格里菲斯的翻译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翟林奈版的《孙子兵法》历史将近百年,其翻译质量虽然有目共睹,但更像专业化的学术著作,而非大众读本。起码普通读者对于43页的译本导论就看不下去。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