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
耿莹说,他们私下给自己的基金会取了个名,叫小灯泡。不是白炽灯,而是手电筒的小灯泡,24小时保持光亮。我们希望当孩子们玩累了,厌倦外面的世界后,能照亮他们回归和认识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道路。 当然,基金会成立初期也面临很多问题。其中,资金筹集是一大难题。耿莹笑称,“为了维持基金会的运营,我当了好几年的‘丐帮帮主’。”虽然一路艰难,但是从父亲那里传承到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份热爱,她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谈父亲/父亲的光环始终是父亲的 跟我没关系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耿莹最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父亲耿飚。而她一出生,便自带光环。 “我们这群人从小就被人家特殊化,其实我们并不特殊。很多人只看到父亲的光环,有时候父亲光环太大了,甚至会淹没我们的努力。”耿莹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有生的权利,而每个人的父母都是自己没法选择的,就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姓耿。” “父亲的光环始终是父亲的,父亲的功劳也只属于他,跟我没关系。我的光环必须靠自己努力。”说话间,耿莹有些许无奈,“我身上只是有父亲的血肉和他对我的影响、对我的栽培教育而已,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但是事实已然是这样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共和国再也没有像我父亲这样的这一代人了,共和国再也没有像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了。”耿莹说,特特姐姐(李特特,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富春之女)14岁就成为了轻机枪手,在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跟德国鬼子干了八年仗。现在的年轻人还有这样的童年吗?“我的童年没有特特姐姐那么光辉,但我的童年也很艰辛。在父亲的马袋子里度过,他骑马打仗就把我带上,空了就摸摸我的小脑袋,在就在,不在就拉倒。” “当然,现在不管人家对我多不公平,我也一笑了之。”耿莹笑笑说,我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我有自己的努力和责任,我做好我自己就OK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