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危机动荡之际,一个新的产品产生了。一款超薄、成本低、利润高的手表上市了。这个手表就是后来席卷全球并挽救了瑞士钟表业的Swatch手表。1984年,著名的Swatch创始人尼古拉斯·海耶克曾问银行家彼得·格罗斯:“我应该将我的资金投向哪里?”他得到的回答是:“制表业。” 1985年,尼古拉斯·海耶克在对 Asuag和SSIH进行了历时四年多的重组后,最终促成两家钟表公司合并成立Swatch集团。与此同时,他也携手一批瑞士投资家成为Swatch集团的控股方。海耶克通过与日本企业竞争、一系列整合,使斯沃琪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钟表制造商,占据了世界约25%的市场份额。 海耶克非同寻常的眼光使他意识到,要想使钟表企业持续不败,最关键的就是无与伦比的质量。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的发展战略最终使瑞士制表业重新走向辉煌,1991年,Swatch推出一款自动上链机械表,表的背面是透明的,消费者可以看到运转着的机械部件,这种创新在当时被广泛效仿,连昂贵的手表也不例外。很明显,机械表又回归了时代的舞台。瑞士制表商不仅夺回了销售廉价精密手表的大众市场,连经营价格不菲、工艺精美的传统手表的新兴市场也为其敞开了大门。海耶克还带领Swatch持续开发和提升欧米茄、浪琴、天梭等品牌的腕表产品和品牌形象。 2010年的数据显示,Swatch的市值为225亿瑞士法郎,是开始投资的70倍。而最新的财报显示,Swatch集团2014财年净销售额87.09亿瑞士法郎,营业利润为17.52亿瑞士法郎。这些无疑证明着彼得·格罗斯的选择是正确的。 国际巨头聚集地 带有瑞士制造几个字的手表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品质、时尚、地位的象征。而全球知名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即便没有制造于瑞士,也乐于把自己的总部坐落于瑞士。 瑞士的日内瓦是个只有不到三十万人口的小城市,却有多达160多家的国际组织落户于此,吸引外来常驻人口超过十万,而瑞士洛桑及周边地区则集中了以国际奥委会为代表的众多体育组织。 国际组织为何爱扎堆瑞士? 这个问题最标准的答案,就是瑞士永久的武装中立国地位使然。事实上,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世界卫生组织的前身等机构在最初成立时都将总部设在巴黎,但一战的战火烧向巴黎时,这些机构被迫迁到瑞士。瑞士安定的政治环境是国际组织最为看重的。然而,原因不仅于此,瑞士的一位知名人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亨利·杜南是一位日内瓦银行家的儿子,他从小就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成年后致力于帮助在战乱中的伤员,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并在他的努力下制定了《日内瓦公约》,将战俘也纳入到人道主义救助的范围内。晚年,贫病交加的杜南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和平奖,誉满全球。正是日内瓦的人道主义传统的召唤,联合国成立后,将其旗下与人道主义相关的机构都设在了日内瓦。 瑞士国泰民安、环境优美、教育发达,优势众多。不仅国际组织青睐这片土地,这里也成为了全球跨国企业的首选驻地。当然,并不是高昂的生活成本或日常生活的诸多硬性规定吸引了他们。 在詹姆斯·布雷丁《创新的国度》一书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原因——税收的重要性。书中提到,瑞士许多州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率都相对较低。瑞士的增值税为8%,而许多西欧国家则为20%左右。低廉的公司税、自由裁量权和一流大学,是很多公司首选瑞士作为总部的原因,而这样的公司也越来越多。 当然,除了公司,瑞士还因为生产刻有壮美山川、迷人小木屋、阿尔卑斯等标志性图案的巧克力而征服了全球的消费者,甚至于,这个美丽的国家还因为非凡卓越的银行业而征服银幕上的詹姆斯·邦德先生。在电影《007》中,詹姆斯·邦德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只相信两个人,一个是我自己,另一个是瑞士银行家。” 是否这些就是为什么瑞士长居各大排名最快乐、最幸福国度而从未有人因此而产生异议?答案可能远远不止如此。风景优美的瑞士有哪些人们所不知道地方值得流连?在“一带一路”中,瑞士将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清洁能源、贸易、文化等诸多方面,中瑞两国之间拥有哪些合作潜力? 在瑞士驻华大使的办公室里,戴着瑞士生产的手表、一身瑞士国旗颜色搭配西服的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对《小康》记者娓娓道来来自这个幸福国度的每一个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