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绽放时代精彩 书写历史荣光

2016-01-21 15:58:27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 谭海清 责任编辑: 字号:T|T
  三水区作为经济强势崛起地区,依托当地水资源的自然优势,致力建设“产业新城、南国水都、广佛肇绿芯”,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量质并举、动力增强、进度加快”态势。2014年,三水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居五区第1位;2015年上半年,三水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7%、增加值增长8.3%,均位居全市第1。
  
  谈佛山新城:打造华南地区对欧战略合作平台
  《小康》:佛山新城是佛山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的样本,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实施“强中心”战略的杰作。请对佛山新城近几来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做一下介绍。
  刘悦伦:佛山新城(中德工业服务区)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强中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六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自2003年启动建设以来,佛山新城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深化对德对欧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总投资约35亿元的交通枢纽中心已完成地下基础工程,建成后将推动佛山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形成“1小时经济圈”。2014年,佛山新城(中德工业服务区)成为全国首批两个“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之一。中欧中心整体投入使用,30家高端工业服务企业已分批进驻。中德高技术实验园项目全面启用,佛山德国服务中心全面动工,CBD一期九大项目陆续展开施工。同时,不断深化与德国、欧洲合作,加快聚集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资源。目前,招商洽谈及落户的项目62个,德国欧司朗集团、瑞曼迪斯集团、库卡机器人等先后落户。
  致力仿真德国,全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组建中欧运营中心,设立中小微企业联合服务中心,为企业进驻提供专业系统服务;引入知识产权法庭、仲裁委及公证处,打造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完成“仿真德国·引制”研究,建设预孵化平台,将“德国模式”有机引入中德工业服务区,为来自德国、欧洲等地区的企业营造更为国际化的制度土壤,释放制度红利。目前,《广东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条例》已进入审批环节。
  下一阶段,佛山新城将进一步高举“中德工业服务区”“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两面旗帜,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对接区域发展,努力把佛山新城打造成为“从这里走向世界,由这里进入中国”的华南地区对欧战略合作平台。三水2015年有望成为佛山又一个千亿GDP经济区,实现更大的腾飞,成为佛山更为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为佛山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谈佛山未来:继续书写生动的“佛山故事”
  《小康》:刘书记是一位学者型官员,在国有企业工作过,又在广州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工作过,现在主政经济发达的地级市,请书记评价一下佛山的现在和未来。
  刘悦伦: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佛山的发展讲述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佛山故事”,被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誉为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样本”。
  制造业是佛山的“根”和“魂”。历史上,佛山就是一座典型的制造业城市。唐宋年间,手工业、商业就十分繁荣;明清时期,佛山发展成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朝末年,佛山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得风气之先,经济呈“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主要呈现出几个特征:一是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01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工商登记市场主体44万户,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9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万亿元,民营工业产值占比达69.6%,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9.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3.28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60%。二是有着深厚的本土性。大家耳熟能详的家电行业的龙头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陶瓷行业的龙头东鹏集团,铝型材行业的龙头坚美集团等,都是在本土成长起来的,像“参天大树”一样,深深扎根佛山。三是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形成了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陶瓷建材、家具制造、金属材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优势行业。四是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基本上做到了“一镇一主业、一镇一品牌”。这些产业集群之间各有分工,相互关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